江寧聞言,笑著點了點頭,說道:“這有什麼不可以的?
大明開國之初,太祖在西南設立三宣六慰,那裡本就是我大明的疆域。
成祖永樂年間,更是直接把安南打下來,納入了大明版圖。
老祖宗們都開了先例,咱們後輩子孫也得爭口氣啊!”
郭允厚聞言,滿臉苦澀地說道:“江大人呀,打下來容易,可問題是不劃算呀。
當年成祖確實把安南打下來了,但經營了十幾年,每年就得投入白銀數百萬兩,可收上來的稅卻隻有區區十幾萬兩。
最後宣宗皇帝無奈下旨撤回大軍。”
江寧笑著說道:“老郭,你怎麼能說這種話呢?
大明朝誰都可以說這話,但唯獨你老郭不能說。
你老郭可是出了名的要錢不要命,到時候把這些地方打下來收稅,就看你老郭的本事了,能收多少全憑你。”
郭允厚撓了撓頭,嘿嘿一笑,說道:“老夫真是老糊塗了,把這茬都忘了。
當年三楊主政時,為了天朝上國的好名聲,一味地給安南砸銀子。
至於收上來的那十幾萬兩銀子,還不如說是安南施舍給朝廷的。
這要換了老夫去,管他什麼三七二十一,刀往脖子上一架,問他們要錢還是要命,讓他們自己選。”
看著老郭如此上道,江寧滿意地點了點頭。
郭允厚雖說有些見錢眼開,甚至有些迂腐,但畢竟眼光受時代局限。
不過郭允厚身上這種要錢不要命、要錢不要臉的精神,放眼大明朝還真找不出第二個人。
將來給這些地方製定稅收政策,非得老郭出馬不可,不然最後肯定是賠本買賣。
就在這時,郭允厚雙眼閃爍著火熱的光芒,說道:“江大人,您再給老夫透個底兒!
四川總兵杜文煥和副總兵秦邦屏加起來可有13萬兵馬,該不會是為烏斯藏準備的吧?”
江寧聞言,嘿嘿一笑,說道:“老郭,看來你一點也不糊塗啊,這都被你猜到了。
烏斯藏雖說在太祖、成祖年間接受朝廷冊封,成為大明藩屬國,為此朝廷還特意設置了關西八衛。
但這麼多年過去,他們早就跟朝廷離心離德了。
索性回頭一口氣直接全部打下來,由朝廷直接管理,這可比要幾個藩屬國強多了。”
郭允厚神情激動地點點頭,說道:“對對對,就是要打下來。
要那麼多藩屬國乾嘛?
每年給朝廷進貢那點東西,簡直不值一提,還不如直接全部打下來。
直接派遣大軍駐紮,由朝廷任命官員,這樣一來,咱們想怎麼收稅就怎麼收稅,想收多少就收多少。”
看著郭允厚仿若瘋魔的樣子,江寧不禁感慨,老郭這是徹底被勾起了興致呀!
將來對外發動戰爭,這老郭怕是主戰派的第一人了。
隨後,郭允厚又向江寧打聽大明周邊藩屬國的情況,江寧沒敢過多講述,生怕這老家夥激動得過頭,一口氣上不來,當場出了事,那可就鬨大笑話了。
第二天大清早,眾人繼續啟程,向著京師前行。
看著郭允厚精神抖擻、興高采烈的模樣,眾人不禁琢磨,這老家夥該不會是昨天晚上在大軍駐地發現古墓了吧?
…………
與此同時,浙江總兵靖海侯戚金接到朝廷詔令後,雖心中有些猶豫,但身為戚繼光之侄,他明白武將不能過多參與朝堂黨爭,否則離死期就不遠了。
隨即下令點齊兵馬,準備北上平叛。
最終,他調集了一萬五千名浙江兵馬,浩浩蕩蕩沿運河北上,乘船進入山東平叛。
此時,戚金站在船頭,身後站著幾名頭發花白的老兵。其中一名老兵笑著說道:“侯爺,此次奉命北上平叛,若是能夠立下大功,朝廷必將會予以重任。
大帥若是在天有靈,也必定以侯爺為榮。”
戚金嘴角泛起一絲苦笑,說道:“光叔,如今咱們手下的兵馬是什麼狀況,您也是清楚的,與當年叔父所率領的戚家軍相比,完全是天壤之彆。
此次北上,不求立功,但求無過就好。”
這名老兵名叫戚正光,是當年追隨戚繼光的一名親兵。
戚繼光死後,戚家軍遭到朝廷冷落,這些年下來,如今在世的戚家軍老兵寥寥無幾,大多都跟在戚金身旁。
戚正光聽著戚金的話,忍不住歎息一聲。
他們心裡明白,自從當年戚繼光去世後,所謂的戚家軍早就名存實亡了。
如今戚金所率領的兵馬雖被稱作戚家軍,但與當年戚繼光所率領的戚家軍相比,差距實在太大。
但他們這些老兵依舊希望戚金能夠重現當年戚繼光的榮光,戚金對此也深感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