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這消息在百姓間愈演愈烈,朝堂上的文官大多選擇裝死,對孔府子弟投靠徐鴻儒效力之事隻字不提。
剩下的少數官員也不敢貿然出頭,畢竟此事牽連太廣。
朱由校眼見這是扳倒孔府的好機會,自然不會輕易放過。
於是授意方正化安排人手將此事徹底鬨大。
兩天後,京城裡的說書先生、街頭藝人紛紛改口講述孔府子弟投靠白蓮教的事,過程被添油加醋,瞬間激起百姓一片怒罵。
趁著這股勢頭,有百姓直接來到宮門外,敲響了登聞鼓。
這可把值守的監察禦史、東廠番子和錦衣衛嚇了一跳,他們不敢擅自作主,趕忙將此事火速彙報給正在禦書房批閱奏折的朱由校。
朱由校聽完,哈哈大笑,隨即立刻派方正化出宮傳旨,表明對於孔府子弟投靠白蓮教一事,朝廷定會給出公斷。
接著傳旨,在奉天殿召集百官共同商議此事。
不多時,一眾大臣收到消息,全都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齊聚奉天殿。
朱由校坐在龍椅上,神情冷峻,開口說道:“諸愛卿,今日彆的先不論,就單獨說說孔府子弟投靠徐鴻儒這個反賊的事。
想必你們進宮時也看到了,百姓在宮門外敲擊登聞鼓,要求朕給個公道。
大家說說,這事該如何處置?”
朱由校話音落下,在場一眾大臣全都默不作聲。
武將們則在一旁看起了熱鬨,畢竟老孔家通敵賣國,他們喜聞樂見。
見沒人開口,朱由校開始點名:“左光鬥,你且給朕說說,這事該怎麼辦?”
左光鬥心中叫苦不迭,但皇帝點了名,他沒法繼續保持沉默。
隻得咬著牙開口道:“回稟陛下,孔府子弟身為聖人之後,此次投靠白蓮教徐鴻儒,想必也是被其脅迫,絕非其本意。
所以,還得等事情調查清楚之後,才能做出決斷。”
這時,不少清流黨文官紛紛出聲附和,隻求能先把這事拖下去。
畢竟今日皇帝突然召開大朝會,明顯來者不善,再加上民間各種傳言,他們也有所耳聞,孔府子弟乾的這事太不爭氣,讓他們根本沒有硬剛朱由校的勇氣和理由。
聽到左光鬥這般和稀泥的回答,朱由校十分不滿,隨後拍了拍手。
田爾耕徑直走進大殿,左光鬥見狀,隻感覺眼前一黑,差點暈倒。
江寧如今雖不在京城,但錦衣衛可沒閒著,田爾耕此時進殿,絕對沒好事。
隻見田爾耕躬身行禮,隨後開口說道:“啟稟陛下,據錦衣衛最新傳回的消息,衍聖公孔胤植親自為徐鴻儒書寫登基詔書,而且一口氣寫了兩份。
衍聖公孔胤植的族叔孔尚印、孔尚德更是公然加入白蓮叛軍,站在孔府門外辱罵朝廷,號召孔府子弟為白蓮教效力。
衍聖公孔胤植的另一位族叔孔尚澤,更是被徐鴻儒這個反賊冊封為吏部尚書,暫封衍聖公。”
隨著田爾耕話音落下,在場一眾大臣全都炸開了鍋。
左光鬥咬著牙說道:“田大人口說無憑,目前山東陷入戰亂,這些消息真偽難辨,你怎能如此詆毀聖人之後?”
田爾耕見狀,伸手從懷中掏出厚厚一遝信件,說道:“左大人,這裡麵有衍聖公孔胤植為徐鴻儒那個反賊書寫的登基詔書。
而且是兩份,還有孔府眾人協助徐鴻儒這個反賊舉行登基儀式的相關記錄。”
話音落下,大殿內陷入一片詭異的寧靜。
坐在龍椅上的朱由校趁機發飆,站起身來哈哈大笑道:“好,好得很呐!
沒想到,徐鴻儒登基,原來是有孔府這群聖人之後在背後支持啊,連登基詔書都給這反賊寫了兩份。
看來我大明立國二百多年的恩賞,比起徐鴻儒這個反賊,差得遠了,竟能讓孔府眾人死心塌地為其效力。”
隨即,朱由校命田爾耕將徐鴻儒的登基詔書傳給所有大臣觀看。
在場眾人咬著牙接過來,看完之後臉都綠了。
但仍有部分清流黨文官堅持認為,這是白蓮反賊偽造,或者是衍聖公孔胤植在脅迫之下無奈寫下的。
對於這種說法,朱由校顯然不滿意,雙方陷入僵持。
眼見局勢如此尷尬,內閣的袁可立和薛國觀二人對視一眼,知道此時他們得站出來表態了。
隨即二人出班行禮,袁可立率先開口道:“啟稟陛下,老臣以為,衍聖公孔胤植為徐鴻儒這個反賊書寫登基詔書,此事不論真假,畢竟大逆不道。
在查明真相之前,可先褫奪孔胤植衍聖公之位。
至於投靠徐鴻儒這個反賊的孔尚印、孔尚德,以及接受徐鴻儒冊封的孔尚澤,列為朝廷重犯,同時傳召天下,公布幾人罪行,以息眾怒。”
一旁的薛國觀也趕忙說道:“臣附議。”
朱由校聽完,滿意地點點頭,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想要一下子扳倒孔府不太現實,隻要抓住孔尚澤、孔尚印、孔尚德幾人為徐鴻儒效力之事,以及這兩份登基詔書做文章,同時昭告天下,就能狠狠打聖人之後一記耳光,孔府威信勢必大降。
接下來再利用天下民心對付滿朝文官以及天下讀書人,同時為張文和爭取足夠時間來收拾孔府。
左光鬥等人心中叫苦不迭,袁可立此舉看似維護孔府,實則將孔府架在火上烤。
朝廷一旦昭告天下,孔府子弟通敵賣國這事就板上釘釘了。
就算剿滅白蓮教,孔府不死也得脫層皮。
雖然他們還能想辦法再推出一位衍聖公,但孔府威信必定遭受毀滅性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