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入城後,江寧下令由曹文詔和滿桂率領大軍返回京營,進行休整。
自己本打算和眾人直前往皇宮麵見朱由校。
然而,孫承宗、袁可立、鄧文明等人趕忙提醒他,依照規矩,應先去兵部上交四省總督官印,之後再前往皇宮麵聖。
江寧恍然大悟,猛地一拍腦袋,趕忙調轉方向,來到兵部,上繳了四省總督官印。
最後,他與眾人一同前往皇宮覲見朱由校。
進入皇宮,江寧看著熟悉的一草一木,不禁感慨,自己離京轉眼間已過去大半年。
離開時還是冰天雪地,如今歸來,已然是深秋時節。
隨後,眾人一同前往禦書房。
禦書房外的方孝忠見江寧等人前來,立刻快步走進禦書房,向方正化彙報。
方正化趕忙叫醒趴在禦案上呼呼大睡的朱由校,說道:“陛下,江大人他們已經進宮了,馬上就到禦書房了。”
朱由校一聽,連忙讓方正化幫忙整理了一下衣服,準備召見江寧等人。
不多時,江寧等人在方孝忠的引領下進入禦書房。
此刻,坐在禦座上的朱由校看到江寧的瞬間,眼眶微微濕潤。
江寧的變化實在太大了,原本白麵書生模樣的他,如今雙眼滿是疲憊,神情儘顯滄桑,膚色也黑了不少。
朱由校見狀,趕忙命方正化為眾人賜座、上茶。
眾人落座後,朱由校率先開口:“江愛卿,此次西南之行,你辛苦了!”
江寧趕忙站起身來,恭敬地躬身回禮:“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為國效力,不談辛苦。”
聽到江寧的回答,朱由校眼眶一下子紅了,心中暗自感慨:什麼才是兄弟?
這他娘的才是真正的兄弟啊!
有事就真上,做出成績不居功自傲,不叫苦,也不喊累。
朱由校心想,要是能再多幾個這樣的兄弟,那該多好。
江寧看著朱由校泛紅的眼眶,不禁觸景生情,眼睛也濕潤了。
隨後,他開口稟報道:“啟稟陛下,臣奉命平定西南叛亂,前後曆時近一年,先後平定了四川奢崇明、貴州安邦彥以及雲南境內部分反叛的土司。”
隨後,江寧將早已備好的功勞簿恭敬地遞上,呈給朱由校查看。
朱由校簡略翻看幾眼後,當即開口道:“此次京營將士平定西南,著實勞苦功高。
著內閣、五軍都督府及兵部三方一同商議,對有功將士按功行賞。
同時,依朝廷規製撫恤陣亡將士及其家屬。此外,命欽天監挑選吉日,於大明英烈祠為陣亡將士舉行入祠儀式。”
在場眾人紛紛起身,領命稱是。
就在此時,江寧起身,向朱由校引薦秦良玉,並將秦良玉在平叛中的功勞一一詳述。
朱由校聽罷,讚道:“秦愛卿果真是我大明的忠臣良將。
如今,愛卿任職五軍都督府後軍左都督,望愛卿日後恪儘職守,再立勳功。”
秦良玉趕忙抱拳行禮,說道:“臣秦良玉,多謝陛下誇讚,今後必為大明鞠躬儘瘁。”
緊接著,江寧又介紹起一旁的沐昌祚,說道:“陛下,臣此次能迅速平定雲南土司之亂,全賴老國公全力相助。”
朱由校點頭,而後說道:“黔國公府為大明鎮守雲南二百餘年,勞苦功高。
朕已命工部為愛卿在京師建造了一座新的國公府邸,以示恩寵。”
沐昌祚聽聞,趕忙躬身行禮:“老臣多謝陛下厚愛。”
朱由校微笑著說:“愛卿當年爭討作亂土司,雖出師不順,但情有可原。
當年神宗皇帝下旨削了愛卿的爵位,可愛卿依舊對大明忠心耿耿、儘心竭力。
今日朕重新下旨,恢複愛卿黔國公爵位,同時冊立其重孫沐天波為黔國公府世孫,今後在京中好生居住。”
沐昌祚趕忙謝恩領旨,他心裡明白,這是皇帝對自己主動交出雲南軍政大權的回饋,也是給黔國公府沐家的一份體麵。
最後,朱由校下旨在禦花園設宴,宴請眾人以示恩寵。
江寧一聽有宴席,趕忙站起身就打算出發,卻被朱由校叫住。
在朱由校的示意下,方孝忠領著眾人先行前往禦花園赴宴。
此時,大殿裡僅剩下江寧、老魏、朱由檢、朱由校和方正化五人。
江寧不明所以,隻好又坐了下來。
這時,朱由校滿臉笑意地看向老魏,說道:“魏大伴,此次西南之行,你辛苦了。”
老魏聽聞,趕忙“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著磕了三個響頭,聲音哽咽地說道:“能為陛下效力,是老奴的本分,更是老奴的榮幸。
老奴隻恨沒能戰死沙場,為國儘忠啊!”
那神情,那語氣,情真意切。
坐在一旁的江寧心中暗自驚歎:“臥槽,不愧是曆史上留下‘九千歲’名號的老魏,就這態度、這思想、這覺悟,一般人還真比不上。”
就在這時,朱由校接著說道:“魏大伴,你在陝西和郭允厚的事情朕知道了。
你放心,朕一定會妥善處理此事,還你一個公道。”
老魏頓時紅了眼眶,哽咽著說:“陛下,郭老大人也是為國庫著想,雖然做事方法不太妥當,但還請陛下從輕發落,莫要為難郭老大人。”
朱由校點點頭,隨後笑著說:“關於郭老摳盜墓這件事,朕之前也思慮再三,一直沒個妥善的解決辦法。
這樣吧,這件事就交給江兄來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