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戶部尚書郭允厚出班,走到中央,說道:“啟稟陛下,我大明自太祖爺開國之初便定下皇冊魚鱗圖製度,每隔十年需大修一次,以此準確記錄百姓土地與人口,方便朝廷征收賦稅以及百姓服徭役。
然而如今,多年過去,重修皇冊魚鱗圖一事卻一直被擱置。
所以老臣今日建言,重修皇冊魚鱗圖,以便戶部能夠掌握如今大明準確的人口與土地情況。”
隨著郭允厚話音落下,整個奉天殿內瞬間安靜下來,鴉雀無聲。
在場所有人都愣住了,沒想到郭允厚一上來就拋出這麼個大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重修皇冊魚鱗圖可是朝廷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隻有不斷重修,才能確定大明準確的人口與土地數量,進而征收賦稅,保證朝廷國庫的穩定收入。
但如今,官僚士紳大肆兼並土地,許多百姓為躲避賦稅徭役,紛紛選擇投獻掛靠,更有大量百姓的土地被官僚士紳兼並。
原本朝廷規定每十年重修一次皇冊魚鱗圖的製度,早已荒廢多年。
如今郭允厚重新提出此事,顯然是準備大乾一場。
此時,江寧還靠著柱子呼呼大睡。
朱由校剛要開口回應郭允厚,就見不少官員紛紛出班,說道:“郭允厚此言其心可誅。
如今朝廷剛剛恢複些許元氣,若是貿然重修皇冊魚鱗圖,勢必會浪費大量人力物力,其他朝政豈不荒廢?
就算要重修,也得等朝局徹底穩定之後再進行不遲。”
更有甚者直接表示,郭允厚分明是想借著重修皇冊魚鱗圖的借口,想要丈量天下田畝。
但郭允厚不為所動,冷笑一聲辯駁道:“每十年重修一次皇冊魚鱗圖,這是太祖定下的祖製。
老夫身為戶部尚書,不過是依照祖製辦事。
至於說重修皇冊魚鱗圖會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這實在是危言聳聽。
大明立國兩百多年,還從未聽說過哪次為重修皇冊魚鱗圖搞得勞民傷財。
戶部如今完全能夠抽調出足夠的人手和時間來重修皇冊魚鱗圖,還請陛下準許。”
頓時,內閣首輔孫承宗等人對視一眼,也立刻站出來表示對郭允厚的支持。
眼見內閣都表態了,其他七部衙門尚書也紛紛表示支持,就連五軍都督府的大佬們也開口聲援。
定遠侯趕忙將靠在柱子上熟睡的江寧搖醒。
江寧雖莫名其妙,但也第一時間表示支持郭允厚。
眼見反對的官員還要開口,朱由校猛然站起身來,說道:“郭愛卿所言有理,這事兒朕準了,交由戶部去辦。
若遇到任何人、任何阻力,隨時可來找朕。”
朱由校的話直接表明了強硬態度,這讓反對的官員們麵露苦澀。
郭允厚此舉,無疑是在割他們的肉、放他們的血,可奈何如今保皇黨官員勢力龐大,他們的反對直接被無視了。
緊接著,郭允厚再次開口說道:“啟稟陛下,如今北方數省連年天災,百姓失收,顆粒無收。
經過老臣仔細核查,皆是因為各地官府不作為,致使河道常年失修,淤泥堵塞,河道乾枯改道,導致百姓莊稼在大旱之年無法得到有效灌溉。
因此,老臣懇請前往北方數省,重修河道,興修水利,順便對北方數省的皇冊魚鱗圖進行重修。”
朱由校聞言點了點頭,說道:“郭愛卿憂國憂民,朕心甚慰,此事朕準奏。”
聽到這裡,郭允厚滿心歡喜,趕忙領旨謝恩。
坐在龍椅上的朱由校,忽然意識到自己大意了,差點被郭允厚忽悠過去。
於是再次開口說道:“朕聽聞督察院禦史左光鬥精通水利,現升其為工部左侍郎,與郭愛卿一同前往北方數省興修水利,確保北方數省百姓在災荒之年能有一口保命糧。”
郭允厚一聽,頓時拉長了臉。
他本想渾水摸魚,獨自前往河南、陝西,為此還挑燈夜讀,學習了大量水利方麵的知識,打算撇開左光鬥單乾,沒想到還是被皇上識破了。
但他也無可奈何。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原本在一旁看熱鬨的左光鬥愣住了。
自己怎麼就莫名其妙升官了呢?
要知道,他和好基友楊漣可是之前東林黨的骨乾。
如今雖說東林黨已覆滅,但和江寧這些保皇黨官員的矛盾由來已久。
皇上之所以還讓他留在朝堂,大多是看在恩師鄒元標為國鞠躬儘瘁的情分上。
他原本想著不被皇上整治就謝天謝地了,沒曾想居然還能升官。
此時,左光鬥激動不已,趕忙出列,說道:“臣左光鬥領旨謝恩。”
朱由校點了點頭,說道:“左愛卿,你是水利方麵的行家,北方數省的百姓在災荒之年能否有口救命糧,可就全看你的了。”
左光鬥一臉正色地說道:“陛下放心,臣必定竭儘全力,為此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聽到左光鬥的表態,朱由校滿意地點了點頭。
喜歡天啟朝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天啟朝第一攪屎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