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皇上竟把興修水利、重修河道之事全權交予左光鬥。
郭允厚坐不住了,趕忙啟奏道:“啟稟陛下,經老臣連日調查核實,北方數省中,河南、陝西兩省受災最為嚴重,故而老臣打算先從這兩省的河道水利著手修繕。
河南臨近黃河,河道更為複雜,疏通起來頗為棘手。
經老臣預算,需征調民夫50萬用於興修河道水利。”
站在一旁的左光鬥思索片刻後,也開口道:“啟稟陛下,郭尚書的預算十分合適。
征調民夫過少,興修水利、疏通河道的工程進度會太慢。
征調過多,又恐傷及兩地百姓元氣。
所以,50萬民夫恰到好處。
隻是如今北方民生艱苦,按照朝廷慣例,興修水利、重修河道隻管飯,並無工錢,除非是修繕城牆、宮殿、皇陵等工程,朝廷才會發放些許工錢。
此次朝廷征調的50萬民夫基本都是青壯勞力,臣擔心這會影響北方百姓的生計。”
朱由校聽後,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他深知北方百姓生活艱難,雖說朝廷一直在努力改善,但目前北方百姓的日子仍未真正好起來。
這時,郭允厚又道:“陛下,左大人所憂,老臣早有準備。
朝廷可采取以工代賑的方式,給50萬民夫發放工錢,亦可用土地作為酬勞。”
朱由校聞言,心中頗為驚訝。
要知道,郭允厚向來是出了名的愛財如命,這次竟主動提議給百姓發錢,簡直是西邊出了綠太陽。
他開口問道:“郭愛卿,給50萬民夫發放工錢,戶部可支撐得住?”
郭允厚點頭道:“陛下放心,老臣已仔細核算過,給50萬民夫發放一部分銀兩,再搭配一部分土地,朝廷花費不了多少。
如此一來,百姓既不會白乾活,還能掙些銀子,又有朝廷發放的土地,生活便有了保障。”
朱由校又問:“郭愛卿,朝廷發放銀子不成問題,可土地從何處而來?
朝廷在北方並無多餘土地分給百姓啊。”
郭允厚聞言,直接轉頭看向五軍都督府,目光直直地盯著江寧。
江寧當場納悶,心說:“老郭這是又在打什麼鬼主意,盯著我乾嘛?”
隻見郭允厚露出一抹壞笑,說道:“陛下,土地之事,便要仰仗五軍都督府幾位左都督的支持了。”
聽到郭允厚這話,在場眾人皆是一愣。
郭允厚笑著解釋道:“經老臣仔細核查,自天啟二年朝廷清查各地貪官汙吏以來,所查抄的田產皆掛在五軍都督府名下,本意是讓將士專心操練,無需耕種。
經老臣核算,如今五軍都督府下轄的軍田,除去滿足士兵口糧與儲備糧外,尚有不少多餘土地。
與其放在五軍都督府手中,不如以工代賑發放給百姓。”
朱由校聽後,直接轉頭看向江寧。
江寧當場愣住,他之前忙著四處查抄貪官、充實國庫,土地都劃到了五軍都督府名下,具體數量他還真沒算過。
就在這時,身旁的鄧文明小聲說道:“江大人,壞了,郭允厚這老家夥是衝著咱們來的。”
江寧小聲問:“鄧侯爺,老郭說的可是真的?
咱們五軍都督府名下真有這麼多土地?”
鄧文明尷尬地點點頭。
江寧心中暗暗吃驚,沒想到自己平日裡殺伐決斷,竟都沒留意此事。
但他也明白事情輕重,立刻出班奏道:“啟稟陛下,五軍都督府願全力支持郭大人。”
看到江寧主動表態,朱由校滿意地點點頭,說道:“江愛卿不愧是肱骨之臣。
既然如此,便由五軍都督府與戶部對接,務必確保百姓不受苦。”
隨後,朱由校宣布散朝,眾人朝著宮門外走去。
郭允厚剛走沒幾步,便被五軍都督府眾人團團圍住。
江寧嘴角露出一絲壞笑,邁著四方步走到郭允厚麵前。
郭允厚見江寧這表情,心裡頓時有些慌,趕忙說道:“江侯爺,事出有因,老夫之前沒跟您打招呼,是老夫的錯,但老夫也是一心為公呀!”
江寧冷笑連連:“老郭,為國出力,五軍都督府義不容辭。
可你拿五軍都督府的地去給自己邀功,這就不地道了,這是人乾的事嗎?
你這老家夥,太不講究了!”
身旁的鄧文明滿臉憤怒地盯著郭允厚,附和道:“江侯爺說得對,老郭,你他娘的良心長到蛋上去了。
想要土地,跟我們打聲招呼就行,難道我們還會不給你嗎?”
陳策、沈有容、秦良玉也都滿臉嚴肅地點點頭。
郭允厚尷尬地笑著:“江侯爺、鄧侯爺,你們真誤會老夫了,老夫真不是那樣的人。
你們對老夫的理解太過狹隘,這可不是一個朝廷官員該有的胸懷。”
江寧翻了個白眼,罵道:“老郭,少他娘的扯淡。
好人都讓你做了,今天必須給個說法!”
郭允厚尷尬地笑了笑,說道:“要不老夫今兒個做東,請諸位侯爺賞個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