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兩家住所相鄰,時常走動,此時的李平生也沒了之前的拘謹,趕忙走到江寧跟前,恭敬行禮:“平生見過江叔叔。”
江寧摸了摸李平生的腦袋,說道:“平生呀,又來看大福和二福啦?
他們在後院呢,你去吧。”
李平生點點頭,在下人的帶領下,滿心歡喜地往後院走去。
江寧則拉著李若璉來到書房。
剛進書房,李若璉便趕忙從懷中掏出一封密函,神情凝重地遞給江寧,說道:“侯爺,這是廣州錦衣衛發來的六百裡急報。”
江寧微微一愣,雖說錦衣衛傳遞消息向來迅速,但一般都是正常彙報,很少動用六百裡加急,除非遇到極其重大的事情。
江寧趕忙拿起信封,撕開蠟封查看。
片刻後,他臉色陰沉,眉頭緊皺,“啪”的一聲將密函拍在桌上。
李若璉見江寧表情不對,開口問道:“侯爺,是不是出什麼事了?”
江寧說道:“密函上說,今年江南派往暹羅的運糧船全部空倉而歸。
暹羅如今與緬甸東籲王朝在湄南河爆發大戰,暹羅以國內戰事緊張為由,不再向大明售賣大米。”
李若璉略帶疑惑地說:“大人,暹羅和緬甸東籲王朝打仗,不賣米給江南,這事兒好像也沒那麼嚴重吧?”
江寧搖搖頭,說道:“老李,你沒看到這件事背後的嚴重性。
自隆慶開關以來,大明的絲綢、茶葉遠銷西洋諸國,利潤豐厚。
江南土地十有八九都改成了桑田和茶園,用來種桑養蠶、織絲綢、種茶,換取大量白銀,糧食主要依賴從暹羅購買。
如今暹羅不再賣大米給大明,意味著江南馬上會陷入糧荒。
之前我和郭允厚在戶部聊過,如今就連素有‘湖廣熟,天下足’之稱的湖廣省,十之八九的田地也都改成了桑田和茶園,真正種糧的田地不足十分之一二。
江南的糧食命脈早已係於海外一粟。
江南士紳官員雖與朝廷不對付,但百姓是大明子民,朝廷不能不管,否則江南大亂,若被有心人利用,搞不好會引發天下動蕩。”
李若璉聽後,臉色頓時發白,手心直冒汗,沒想到背後竟牽扯這麼多事,趕忙問道:“大人,那接下來該怎麼辦?”
江寧站起身,在書房裡來回踱步,忽然笑著說:“有辦法了。”
李若璉見江寧笑了,趕忙問道:“大人,什麼辦法?”
江寧笑著說:“老李,我之前認識一個打漁的。
有次他說,天降大雨時,所有漁民都不敢出海打魚,隻有他一人出去,最後滿載而歸,賺得盆滿缽滿。
我問他為何不等天晴再出海,他說風浪越大,魚越貴。”
李若璉聽得一頭霧水,滿臉疑惑。
江寧見狀不再賣關子,接著說:“暹羅和緬甸東籲王朝爆發大戰,不再向大明賣大米,不管背後真相如何,是不是有人算計大明,咱們直接動用武力。
在絕對力量麵前,一切問題都能解決。
先前我在雲南留下了十幾萬兵馬,現在該派上用場了。
回頭讓趙率教領兵攻打緬甸東籲王朝,與暹羅前後夾擊,先滅東籲,再打暹羅。
到時把緬甸和暹羅納入大明版圖,糧食不就要多少有多少了?
趁這個機會,還能狠狠敲江南官紳一筆,削弱他們的實力。”
李若璉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難怪大人之前把趙將軍留在雲南,還留下十幾萬兵馬,原來是早有攻打緬甸的打算。”
江寧笑著說:“老李,我這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之前留老趙在雲南,隻是為攻打緬甸做準備,沒想到暹羅這時候也跳出來了,那咱們就來個摟草打兔子,一舉兩得。
到時候糧食掌握在朝廷手中,看那些江南官紳還怎麼鬨騰,不聽話就餓死他們。”
李若璉笑著誇讚:“大人當真足智多謀。”
江寧擺擺手,說道:“這也不過是運氣好。
不過老趙攻打緬甸東籲王朝和暹羅還不知要打多久,咱們也得做些其他準備。
四川素有‘天府之國’的美稱,如今朱燮元坐鎮四川,土司兵權已全部收繳。
稍後讓朝廷給朱燮元下令,命他在四川大力開荒種田,同時朝廷從四川大量購買糧食,以備不時之需。
至於湖廣省……”說到這裡,江寧眼中閃過一絲寒光。
李若璉心中一緊,知道湖廣省又要掀起風波了。
這時江寧說道:“老李,跟我進宮一趟。”
李若璉點頭,隨後二人出府,騎馬火速趕往皇宮。
他們遞上腰牌,來到禦書房。
門口的小太監急忙進去稟報。
朱由校聞言,略感疑惑,但還是讓人將江寧二人請了進來。
剛一進屋,朱由校開口問道:“江卿,你這是怎麼了?
找朕有何事?”
江寧一臉嚴肅地點點頭,說道:“陛下,大事不好了!”
朱由校見江寧表情嚴肅,知道肯定出了大事,趕忙站起身問:“江卿,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江寧趕忙從懷中掏出公文遞給朱由校。
朱由校接過公文查看,片刻後,臉色變得十分難看,說道:“江卿,這事兒該怎麼辦?
如今大明北方數省才剛開始推行玉米、紅薯、土豆等新型作物,江南這群家夥又鬨出這麼大亂子,朝廷還不得不給他們收拾爛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