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官員依次步入奉天殿,依照各自班序站定。
不多時,身著龍袍的朱由校神采奕奕,大步邁入殿中,坐上龍椅。
隨著方正化一聲“有事啟奏,無事退朝”,早朝正式拉開帷幕。
各級官員依次向朱由校奏報事務,朱由校耐心傾聽,還不時詢問內閣和五軍都督府的意見,最後與一眾大臣商議後給出答複。
江寧則懷抱笏板,靠在柱子上一言不發。
他如今算是切實體會到了位高權重、一言定人生死的感覺。
雖說世人都羨慕位居人臣、手握天下權柄,但江寧更明白“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槍打出頭鳥”的道理,所以除非特殊情況他才開口,剩餘時間他基本就是來湊個數的。
其實就連這個數,江寧原本都不想湊,無奈朱由校發話,早朝必須正常參加,不得無故曠工,否則就要扣俸祿。
江寧家大業大不假,但每年俸祿也頗為豐厚,要是被朱由校這個黑心兄弟扣完了,那可就損失慘重,合著自己辛辛苦苦一年就白忙活了。
畢竟自己那一百多歲高齡的便宜師傅還得賺銀子補貼家用,自己也不能落後。
不多時,各部官員彙報完畢,朱由校便下令內閣、八部、五軍都督府到禦書房議事,隨後在方正化的陪同下先行離開。
其他官員紛紛邁步向宮外走去,江寧與一眾大佬則在老魏的帶領下,前往禦書房。
眾人很快來到禦書房,向朱由校行禮之後,朱由校十分熱情地賜座上茶。
眾人按照官職品級高低依次落座,唯有江寧拿起茶杯自顧自地喝了起來,其他人都恭恭敬敬地坐著。
對於江寧的舉動,眾人倒也沒多說什麼,畢竟江大人雖然行事有時不著調,但關鍵時刻真能頂上,還能辦實事。
隨後,朱由校率先開口詢問今年玉米、紅薯、土豆等新型作物在北方各省的推廣進展情況。
袁可立趕忙起身行禮,說道:“回稟陛下,如今北方數省,除了五軍都督府下轄軍田全部種植新型作物之外,在百姓之中也開始逐步推廣。
為此,戶部抽調了經驗豐富的農官奔赴北方各省,傳授百姓如何種植新型作物。
再加上朝廷如今大力扶持北方數省,不少百姓都欣然接受,紛紛拿出手中原有土地的三成到五成來種植新型作物。
由此可見,朝廷推行新型作物的舉措已初步取得成效,待到明年便可全麵大力推廣。
同時,老臣與諸位同僚商議後,認為朝廷今年收取賦稅,除銀兩外,百姓可用新型作物代替,以此鼓勵百姓種植新型作物的積極性。”
聽完袁可立的彙報,朱由校點頭道:“這個提議不錯,稍後你們內閣和戶部仔細商議,拿出一個章程。”
眾人趕忙領命。
畢竟民以食為天,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曆朝曆代百姓造反,除了官府肆無忌憚的壓榨剝削外,最大的問題就是吃不上飯。
朱由校身為皇帝,自然明白糧食對百姓的重要性。
隨後,朱由校轉頭看向江寧,說道:“忠義侯,你們五軍都督府也要全力配合內閣和戶部,推廣新型作物。”
江寧等人聞言起身領命。
接著,戶部侍郎畢自肅站起身來行禮,說道:“啟稟陛下,如今京師一帶各大寺廟已清查完畢,共查抄白銀一百八十萬兩,其他財物核算折合五十四萬兩,土地共查抄五十萬畝。
微臣與禮部顧尚書、東廠魏公公商議後,決定派遣人手兵分兩路,一路北上,一路南下,對大明境內所有寺廟進行清查。”
朱由校聞言點了點頭,沉思片刻後說道:“你們幾個負責清查北方數省各大寺廟,至於清查南方各省的寺廟,便由司禮監秉筆劉若愚和禦馬監提督曹化淳領兵南下清查。”
顧秉謙、畢自肅、老魏三人趕忙領命。
朱由校又補充道:“大半忠義侯,你們也派遣廠衛協助劉若愚和曹化淳二人行動。”
江寧和老魏再次領命。
接下來,戶部尚書徐光啟站起身說道:“啟稟陛下,如今兵杖局、軍器局鑄造各類火器進展良好,但有一個問題,就是對煤炭的需求。
希望陛下能下旨讓西山煤礦給戶部交送一部分水洗過的煤炭。”
朱由校聞言,眉頭微皺,心中暗罵:“好你個徐老六,敲竹杠居然敲到朕頭上來了。”
隨即冷哼一聲道:“西山煤礦由魏大伴負責,稍後你與他商議即可。”
聽到朱由校沒有當場答應,徐光啟暗道自己想白嫖的計劃落空了。
就在這時,朱由校再次開口問道:“諸位愛卿,你們還有彆的事嗎?”
話音剛落,吏部尚書楊鶴蹭地一下站了起來,一臉正色地說道:“啟稟陛下,忠義侯今日有要事向陛下啟奏!”
隨著楊鶴的話音落下,在場眾人齊刷刷地轉頭看向江寧,江寧當場臉都綠了,心中暗自罵道:“好你個楊鶴,我又不是沒嘴,不會說話,用得著你替我發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看著江寧吃癟的模樣,孫承宗、袁可立二人對視一眼,撫著胡須,麵露微笑,其他各位大佬也都目光灼灼,滿臉興致。
因為每次出現這種情況,江寧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驚喜”,也不知道今天又會有什麼新花樣。
隨後,江寧站起身來,咬了咬牙說道:“啟稟陛下,如今朝廷人才緊缺,臣建議再開恩科選拔人才,充實朝堂和各地官府。”
誰知話音剛落,孫承宗、袁可立二人立刻站起身說道:“陛下,萬萬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