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人匆匆返回府內,江寧見去而複返的下人,眉頭緊皺。
下人趕忙說道:“侯爺,門外兩位大人說有十萬火急的公務,必須向您當麵彙報。”
江寧一聽,頓時大怒,將手中的青竹狠狠扔下。
下人被嚇了一跳。
不過,江寧很快冷靜下來,說道:“既然這樣,那就請他們進來吧。”
隨後,他跟柳若煙打了聲招呼,便轉身離開。
不多時,畢懋康和王徵二人被請進客廳,見到了江寧。
江寧微微一怔,沒想到會是他們二人。
於是開口問道:“畢大人、王大人,你們找本侯所為何事?”
畢懋康趕忙起身行禮,神情激動地說:“侯爺,先前按照您的提議,燧發槍已經改良完畢,經過數次試驗,其威力、速度和準度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江寧聞言,心中大喜,說道:“那可真是太好了,那就趕緊安排量產。”
畢懋康說道:“侯爺,下官此番前來正是為此事。
先前的燧發槍槍管由工匠捶打製成,速度太慢。
於是下官在大明皇家科技院找到了王徵王大人,王大人說他在《永樂大典》中見過一種磨床,通過人力腳踏操作。
所以下官想嘗試一下,可如今陛下規定,所有官員和皇家科技院的工匠每年隻能查閱《永樂大典》兩次,下官和王大人都已查閱過兩次,無法再查閱了,所以想請侯爺幫忙。”
江寧走到王徵麵前,笑著問道:“王大人,你確定在《永樂大典》中真見過這種磨床?
該不會又想忽悠本侯帶你去看《永樂大典》吧?”
王徵趕忙起身行禮,說道:“侯爺,下官真的見過這種磨床圖紙,而且永樂年間就有使用記錄,隻是後來不知為何失傳了。”
江寧繼續笑著問:“那你從哪得知這些消息的?”
王徵脫口而出:“下官是聽宋應星宋大人說的。”
話一出口,他頓時意識到說錯了,趕忙改口道:“這是下官從古籍中了解到的。”
江寧笑了笑,問道:“那不知宋應星宋大人最近在忙什麼呢?”
王徵回答:“回侯爺,宋大人最近好像在編撰《天工開物》,但因官員每年隻能查閱兩次《永樂大典》,所以進展不大。”
江寧頓時明白,肯定是王徵又想查閱《永樂大典》,正巧畢懋康量產燧發槍遇到難題,這小子便拉著畢懋康來找自己了。
不過,江寧並未點破,而是笑著說:“既然如此,那本官就幫你們這一次。
還有那位宋應星宋大人,當初也是本官招攬的人才,可惜被徐光啟那個老六給拐跑了。”
聽到江寧的話,二人頓時興奮起來。
隨後,江寧讓人把正在鎮撫司衙門辦公的高文彩找來,又將自己的禦賜金牌遞給他,說道:“小高,你拿本侯的金牌,帶畢大人和王大人,順便去皇家科技院把宋應星宋大人也叫上,一起去查閱《永樂大典》。”
高文彩領命,帶著二人匆匆離開。
看著幾人離去的背影,江寧心中暗自思索,《永樂大典》中竟藏著這麼多好東西,看來存放在南京的那套《永樂大典》不能再留了,不然遲早被偷光。
於是,他立刻穿好官袍,騎馬來到宮門之外,遞上腰牌,徑直前往禦書房。
朱由校聽聞江寧求見,微微一愣,趕忙讓方正化把江寧請進來。
一見麵,朱由校笑著調侃道:“江兄呀,朕給你放了15天休沐,你不在家好好歇著,今兒怎麼又進宮了?
是不是手癢,想給朕做菜了?”
江寧沒好氣地說:“陛下,您彆扯淡了,臣找您是有正事。”
隨後,江寧將《永樂大典》的事情詳細說了一遍。
朱由校聽後,點了點頭,隨即讓方正化傳旨給正在江南等地查抄寺廟的曹化淳和李若愚,命二人將存放在南京的《永樂大典》運回京城。
江寧趕忙說道:“陛下,此事一定要辦好,一卷一冊一張紙都不能落下。”
朱由校點頭應下。
眼見公事談完,江寧轉身就想溜,卻被朱由校一把拉住,說道:“江兄,陪朕喝一杯。”
江寧趕忙搖頭:“陛下,臣戒酒了。”
朱由校又說:“江兄,那給朕做幾道菜?”
江寧再次搖頭:“陛下,臣連菜也戒了。”
朱由校頓時目瞪口呆,最後無奈地歎了口氣,說:“既然如此,那咱們兄弟二人便品茗論道吧。”
說著,拉著江寧來到禦花園的涼亭。
方正化早已命人備好茶桌、點心、堅果和蜜餞。
二人在涼亭坐下,喝起茶來。朱由校笑著問道:“江兄,接下來有什麼計劃?”
江寧搖搖頭,說:“沒有計劃。
如今朝廷各項事務運轉正常,國庫充實,隻需穩步發展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