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朱由校給自己賜下這般高規格的賞賜與殊榮,江寧一下子慌了神。
剛想開口推辭,卻被朱由校打斷。
隻見朱由校眼眶泛紅,動容地說道:“江兄,啥都彆說了,朕都明白。
好兄弟,講義氣,你對朕的好,朕一輩子都不會忘。”
江寧頓時愣在原地,懊悔得恨不得扇自己兩巴掌,心裡直罵自己沒事瞎扯什麼,這下可好,又把這朱兄感動得稀裡嘩啦。
見此情形,江寧不敢再多待,趕忙起身說道:“陛下,臣的夫人在家給臣燉了湯,臣得回去喝湯了。”
說完,腳底抹油,一溜煙就跑了。
朱由校剛抬手想喊住江寧,可江寧早已跑得沒影,隻得嘟囔道:“朕也想喝湯啊,你咋就不等朕呢?”
一旁的方正化麵無表情,大氣都不敢出,壓根不敢接話。
江寧回到家中,神虛子見他氣喘籲籲的模樣,沒好氣地打趣道:“你這是咋啦?
被鬼追了,還是讓人追債了?”
江寧張嘴欲言又止,思索片刻,終究還是歎息一聲,轉身回書房,翻閱起朱由校送給他的畫冊。
接下來的幾日,江寧要麼在家悠閒地躺著,要麼在城裡四處閒逛,難得享受了一段愜意的休閒時光。
這段時間,喜訊頻傳。
趙率教在緬甸戰場發起第二次大戰,前線捷報不斷。
押解回來的幾萬緬甸降兵,一部分被老魏要去挖礦了,剩下的全被發配到河套去修建城池。
與此同時,駐守在歸化城的朱童蒙邀請北方數省以及西南各大商會,前往歸化城與草原十八部開展貿易。
一時間,歸化城內客商往來如織,熱鬨非凡。
街道上商鋪林立,商品琳琅滿目,讓過慣苦日子的草原百姓大開眼界,也讓眾多蒙古百姓真切感受到了大明的強盛與繁榮。
尤其是大明商會釀造的高度白酒,迅速風靡整個草原,把那些蒙古漢子饞得不行。
朱童蒙整日帶著十八部落的首領吃喝玩樂,向他們介紹大明的各類商品貨物,想儘辦法不讓這些首領離開,隻為給陝西巡撫陳奇瑜和山西巡撫喬允升爭取時間,以便徹底收服草原十八部。
在他們的運作下,無數蒙古漢子被征調入伍,與漢族士兵混編練成新軍。
許多老弱婦孺被遷往關內,官府給他們分配了土地耕種,孩童也能免費進入朝廷興辦的義學讀書。
還有不少人被各大商會招去做工。
至此,十八部落的首領被徹底架空。
對於這種情況,身處京城的朱由校和江寧自然是喜聞樂見。
畢竟對於這些蒙古部落,隻有將其徹底分化,並融入大明百姓之中,才是長治久安之策,絕不能任由他們單獨發展,否則必將再次成為大明的隱患。
與此同時,隨著五軍都督府秋收軍令的下達,各地經過改編的衛所軍紛紛集體出動,幫助百姓秋收。
這一舉動,可把北方數省的百姓感動壞了。
以往秋收,大多都是百姓獨自完成,許多家庭因缺少青壯勞力,收成損失不少。
如今,這種情況得到了極大改善。
五軍都督府的軍法官和三軍糾察官楊嗣昌,更是帶著手下四處巡查,確保軍令執行到位。
整個大明北方數省沉浸在一片豐收的喜悅之中。
很快,江寧為期15天的休沐結束了。
他滿心不情願地又開始上朝,到衙門當值辦公。
這天,江寧正在早朝,君臣們在奉天殿商議國事,突然,宮外傳來幾聲鼓聲。
這鼓聲瞬間讓群臣大驚失色,因為這是立在午門之外的登聞鼓。
此前,朱由校曾傳令天下,百姓若遇冤屈,而官府不作為,可頭頂太祖大誥進京,在午門敲擊登聞鼓告禦狀,他會親自審理。
沒想到,這麼快就有人來敲鼓了。
不多時,一名錦衣衛、一名東廠番子和一名監察禦史,三人匆匆進入奉天殿,行禮後稟報道:“啟稟陛下,宮外有百姓手持太祖大誥,敲擊登聞鼓喊冤。”
這消息讓在場的文武大臣們心中一緊。
坐在龍椅上的朱由校臉色瞬間鐵青,下令道:“將喊冤之人帶上殿來,朕親自審理。”
錦衣衛、東廠番子和監察禦史趕忙點頭,匆匆退下。
朱由校站起身,神色凝重地說道:“朕當初恢複太祖大誥,在宮門外設立登聞鼓,就是為了替百姓做主。
朕既希望這登聞鼓永遠不要被敲響,又希望它能隨時為百姓鳴冤。
沒想到,這一天來得如此之快,看來我大明朝又出貪官了。”
他的聲音冰冷刺骨,在場群臣聽了,心頭都為之一緊,深知這次恐怕是一樁驚天大案。
沒過多久,兩名身穿粗布麻衣的年輕人被帶上殿來。
他們看著分站兩班的文武大臣,以及坐在龍椅上身穿龍袍的朱由校,趕忙跪倒在地,說道:“草民乃大名府元城縣西莊村村民李三白、楊三寶,拜見皇帝老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