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承嗣濃眉一挑,不耐道:“休要故弄玄虛!自然是我大楚得益!收複故土,開疆拓土,國威遠揚!”
李長風搖了搖頭,目光深邃:“不,最終得益的,絕非人族任何一方,而是一直以來,對我中洲沃土虎視眈眈的——妖族!”
他此言一出,文仲卿和張世謙眉頭微蹙,武承嗣則直接嗤笑出聲:“妖族?哼!區區化外蠻夷,疥癬之疾!我大楚兵鋒所向,豈是它們能夠覬覦的?”
“疥癬之疾?”李長風聲音提高了幾分,帶著一股沉痛,“武大人可知,就在此刻,乾國北境,幽狼、影虎、巨蠍三大部落聯軍,已攻破鎮北關,肆虐數州之地,屠城戮寨,生靈塗炭!西境沙貂、血蟒妖族,亦攻破西嶺關,深入腹地!乾國邊軍損失慘重,百姓流離失所,屍橫遍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描繪的畫麵帶著血腥氣,讓禦書房內的空氣為之一寒。
“乾國與楚國,同為中洲人族脊梁。如今妖族勢大,攻勢凶猛,絕非往昔小打小鬨。此乃人族共同之大敵!
若此時兩國不惜傾國之力,相互征伐,內耗不止,豈不是正合了妖族之意?此乃鶴蚌相爭,漁翁得利!
待我兩敗俱傷,精疲力儘之時,妖族鐵蹄南下,試問屆時,楚國可能獨善其身?中洲人族,可能抵擋?”
他環視眾人,語氣沉重:“屆時,失去的恐怕就不止是北境三州,而是我人族在中洲的立足之地!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武承嗣被他一番話說得臉色漲紅,猛地一拍椅子扶手,怒道:“荒謬!危言聳聽!我大楚國力鼎盛,兵精糧足,即便先與乾國一戰,再回頭收拾那些茹毛飲血的妖族,亦是綽綽有餘!一統中洲,整合力量,方能更有效地對抗異族!你這分明是為乾國開脫之詞!”
文仲卿也緩緩搖頭,接口道:“李特使憂心人族大局,其情可憫。然,國之爭鋒,豈能因虛無縹緲之威脅而裹足不前?
妖族之患,固然需慮,然當前首要,乃是解決世仇,奪取我楚國應有之利益與疆土。待天下一統,集兩國之力,何愁妖族不滅?”
張世謙笑著打圓場,話裡卻綿裡藏針:“李特使年輕,或有仁心,但軍國大事,需權衡利弊。
若因顧慮妖族而放棄眼下開疆拓土之良機,他日乾國恢複元氣,恐再難有此機會。屆時,我大楚豈不悔之晚矣?”
三位重臣,或直接反駁,或委婉否定,皆未將李長風的“妖族威脅論”真正放在心上。
在他們看來,楚國強大的國力,足以支撐其先完成統一霸業,再應對外部威脅。
李長風看著他們自信乃至有些自負的神情,心中暗歎。
他知道,僅憑言語,難以動搖這些浸淫權力巔峰多年的重臣們根深蒂固的觀念。
他深吸一口氣,正準備再次開口,南山玉卻抬手製止了眾人的爭論。
皇帝的目光深沉,掃過下方諸臣,最後落在李長風身上,緩緩道:“李特使之言,不無道理。妖族之患,確需警惕。然,收複故土,亦是楚國朝野上下之夙願,軍心民心所向。”
他頓了頓,看向李長風:“李特使,你既代表乾國而來,除卻陳述利害,可還有具體的議和條款?若乾國願主動歸還大楚失地,並賠付軍費,我大楚或可考慮,暫息兵戈。”
這條件,幾乎等同於讓乾國不戰而降,割地賠款,屈辱至極。
一時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李長風身上,等待著他的回答。
武承嗣嘴角甚至已經露出了勝利在望的譏誚笑容。
李長風迎著那些目光,站得筆直,他沉默片刻,抬起頭,眼中並無屈辱,也無慌亂,隻有一片澄澈與堅定。
“陛下,諸位大人,”他聲音不高,卻字字清晰,“長風此來,並非隻為乞和。乾國雖逢困境,卻尚有錚錚鐵骨,百萬願與家園共存亡的將士。割地賠款,屈膝求和,非我皇所願,亦非乾國億萬百姓所能接受。”
他話鋒一轉,語氣中帶著一種超越當下困局的深遠:“長風鬥膽,想與陛下及諸位大人,探討一條……或許能讓我乾楚兩國,真正走出世仇循環,共禦外侮,乃至……永結盟好的……新路。”
“永結盟好?”
這四個字,如同巨石落水,在禦書房內激起了更大的波瀾。文仲卿、張世謙、武承嗣三人臉上,同時露出了難以置信,甚至覺得荒誕的神色。
乾楚世仇,數百年血戰,積怨如山,怎麼可能真正盟好?
這個年輕的乾國特使,莫非是瘋了不成?
喜歡無敵殺伐請大家收藏:()無敵殺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