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到李雲誌的時候杜承善特意看了他一眼,小聲的說道:“凝神,專心作答,你努力了這麼多年不要被旁的事情影響了。
皇上可是對你寄予厚望的。”
因為葉瑾寒向杜承善打聽過李雲誌的消息,所以剛剛杜承善格外的關注李雲誌和小皇帝的一舉一動。
不管這兩人有什麼恩怨,反正皇帝對李雲誌是很重視的。
他作為這屆科考的主考官,雖說公正廉明很重要,但是皇帝的心思也很重要啊。
若是不出意外這李雲誌乃是本屆的狀元首選,但是如果殿試的結果差強人意他當著這麼多考生的麵也沒辦法硬推李雲誌上去啊。
所以為了自己的這公正廉明的名聲,杜承善也不得不提醒李雲誌一句。
李雲誌知道這個老家夥肯定是看出了端倪,不過他是一片好心,於是也恭恭敬敬的說道:“多謝杜閣老提醒。”
李雲誌拿到考題後就屏除一切雜念,全心全意的看起了考題。
這次殿試的題目是遇到災年如何做好善後。
李雲誌出身莊戶人家,且前世沒少關注一些大災過後的舉措。
所以這些題目對李雲誌來說並不難。
他隻是稍加思索便開始逐條的羅列了起來。
李雲誌主要從災情統計,排查安全隱患,做好災民急救,災後防疫消殺,以及災難後加快農業生產恢複,及時清理河道保證用水等內容展開了具體論述。
有些學子也能給出一些實質性的建議,但是大多數學子都沒經曆過這事,就算文章做的再錦繡,也沒有多強的可行性。
陳沐看著這題目也是抓耳撓腮的,不過最後腦子靈光一閃,想起有一次李雲誌跟他討論過這事。
當時他是怎麼說來著。
陳沐仔細回憶了一番,眼前一亮,然後緩緩下筆。
這殿試也不是一時半會能完成的,畢竟還有學子在思考當中。
李雲誌已經沉浸考題之中了,但是葉瑾寒的目光卻時不時的瞥向他。
還是一旁的淩霜看不下去,小聲的提醒道:“陛下,您這樣是不是太過明顯了?會不會影響到李公子發揮?”
葉瑾寒這才悻悻的收回了自己的目光,他隻是覺得六年不見李雲誌成熟穩重了許多。
當年他與自己有大恩,現在自己登臨九五,是大魏朝的一國之君,葉瑾寒想報答李雲誌。
但是他又想讓李雲誌憑借自己的本事奪得這屆的魁首。
所以葉瑾寒心裡是矛盾的。
但是為了不影響李雲誌的正常發揮,他強忍著收回了自己的目光。
半個時辰不到李雲誌就放下了手裡的筆,並且沒有再拿起來。
葉瑾寒有些愕然的看著李雲誌,他這就寫完了嗎,這速度也太快了吧,還是因為題目太難,他不會啊。
到了下午的時候所有的考生都答卷完畢,考官才把試卷收了上來。
因為殿試的名次要當場宣布,所以所有考生都要在殿外候著。
李雲誌又跟著大家一道退出了殿外。
喜歡穿成農家受氣包,一朝科舉變大佬請大家收藏:()穿成農家受氣包,一朝科舉變大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