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壘大門洞開,吊橋放下,一團自堡壘中衝出。
林啟榮命親兵豎起將旗,而後率領一團,朝著阿蓬江上的清軍浮橋快步進發。
清軍火炮即刻轉向,朝著出擊的一團戰士猛烈轟擊。
數發炮彈呼嘯而來,大多落在周圍地麵。僅有兩枚炮彈造成傷亡,一枚擊中隊尾,兩名戰士當場被砸死;另一枚則在隊伍中間炸開,致使七八名戰士非死即傷。
此時,清軍正沿著浮橋朝西岸湧來,領頭的是一位身材魁梧、甲胄完備的清軍參將。
“殺!”
隨著林啟榮一聲高呼,雙方隊伍在浮橋西岸橋頭激烈碰撞。
身材高大的黃勇、趙剛,手持大盾,屹立於一團前排,與清軍短兵相接。
不時有長矛從人群縫隙中刺出,紮在對方盾牌或身體上。
刹那間,慘叫聲、咒罵聲,以及戰士被同伴或敵人擠下浮橋的落水聲,交織成一片。
浮橋西岸橋頭兩側,一團各部署一門行軍炮。
炮兵在刀盾兵掩護下,冒著對岸清軍弓箭與火槍的射擊,迅速裝填霰彈,瞄準浮橋上的清軍後隊。
“放!”
林啟榮一聲怒吼。
“轟!”
“轟!”
火炮轟鳴,浮橋上的清軍後隊瞬間被霰彈撂倒一片。
浮橋頭的清軍後方空虛,後繼乏力,被西軍逼得節節敗退。排頭的清軍參將縱聲怒吼,卻難以阻擋西軍的強大攻勢。
“轟!”
“轟!”
西軍的行軍炮持續轟鳴,火力延伸至浮橋東岸的清軍後隊。
六七十米的距離,霰彈發揮出極佳的打擊效果。
浮橋東段尚能站立的清軍,僅剩稀稀拉拉的十幾人。他們不敢再逗留於這座“死亡之橋”,紛紛後撤或跳水逃生。
西軍的行軍炮繼而對準東岸聚集的清軍展開轟擊。
東岸遠處的緩坡上,清軍帥帳前。
幾位清軍首領目睹浮橋上及東岸的清軍,遭西軍火炮近距離轟擊,傷亡慘重。
張亮基捶胸頓足。
“西賊竟將火炮推進至前沿,如此猛烈打擊下,如九危矣。”
身材微胖的左宗棠則麵色鐵青,望著被火炮轟散的清軍,緊鎖眉頭,沉默不語。
“我去接應李如九。”
目光敏銳的江忠源向張亮基告知一聲。未等回應,便率領自己的直屬部隊,急速下山而去。
浮橋上,黃勇左手緊握大盾,低頭弓腰,拚儘全力抵住前方清軍。
大盾邊緣,清軍長槍戳來,西軍長槍搠去,雙方在狹窄的浮橋上展開殊死搏鬥。耳邊咒罵聲、慘叫聲、刀槍入肉聲與火炮轟鳴聲交織,幾乎要將他的耳朵震聾。
僵持片刻,當前清軍後繼乏力,漸漸開始被太平軍頂著,緩緩後退。對麵不時有清軍摔倒,被後排戰友用長矛搠死,又被黃勇、趙剛等排頭兵踢入河中。
行進間,黃勇抬頭望去,見前方隻剩一二十名清軍,為首的高大參將仍在聲嘶力竭地指揮。
“閉上你的鳥嘴!”黃勇怒喝一聲,挺起大盾,朝那敵將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