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官文聽聞胡林翼派大員到荊州坐鎮的建議,皺眉問道:“派誰去呢?”
胡林翼指著自己,正色道:“部堂,非屬下去不可。”
官文聽罷,麵露猶豫之色。
胡林翼又勸道:“部堂,此戰乃苦戰、死戰,若無大員坐鎮,前線將士難有奮勇作戰之士氣。”
“且大人不僅要讓屬下去,還需將前線軍事指揮、物資調度、人員賞罰等權限儘委於我。”
“大人在武昌,無論聽到何種言語,都不可動搖此決心,否則,此戰必敗。”
官文眼神閃爍,沉默不語。
胡林翼見狀,乾脆挑明:“大人,我全家老母妻兒都留在武昌,豈敢有二心?”
官文雙手一拍,不再猶豫:“潤芝何時動身?”
胡林翼嚴肅答道:“今晚讓將士們準備,明日清晨我便率兵出發,軍情如火,容不得絲毫遲疑。”
官文問道:“你走後,湖北的軍需物資調配、人員組織由誰承擔?”
胡林翼答道:“湖北布政使閻敬銘有此能力。”
官文點頭,又問:“潤芝還有何交代?”
胡林翼略作思索:“部堂大人,此戰若要獲勝,必須做到以下三點。”
“其一,需朝廷兵馬在北線擊潰李秀成部,有餘力支援荊州,部堂務必向朝廷說明;”
“其二,要讓曾滌生儘快進入荊州,切勿猶豫;”
“其三,請大人在後方儘快征召新兵,籌備糧草軍械。若能再征召訓練五六萬隊伍,此戰更有勝算。”
兩人商議已定,胡林翼當即離開總督府衙,前往城中軍營調兵。
官文望著胡林翼的背影,心中感慨萬千。
這局勢在自己眼中如一團亂麻,無從下手,此人卻三言兩語剖析得清清楚楚,且行事雷厲風行。
可惜他是漢人,若為滿人該多好。
要不此戰獲勝後,上奏朝廷給他抬旗?
宜昌地處西陵峽口,是四川貨物出川的轉運樞紐,城內人口約十萬,多為碼頭工人、商販、船戶等從業者。
宜昌城築於明洪武十二年,城牆周長約2.5公裡,高7米。東南北三麵護城河寬14.4米、深6.4米,城牆呈橢圓形,西麵瀕臨長江,長江成為天然護城河。
明朝時,宜昌城設8座城門,包括東湖門、南藩門、文昌門等。
滿清因軍事防禦需求,關閉小東門稱威風台),僅留7座城門,臨江城門居多,唯有大東門為陸路通道。
宜昌城東北是鎮鏡山,山勢陡峭,山上築有湘軍堡壘;東麵是東山,有湘軍駐防;西麵和南麵皆為寬闊的長江。
西北長江中有西壩島和葛洲壩島,各有一位把總率數百兵勇守備。
一月上旬,位於巫峽和西陵峽之間的秭歸城遭到西軍攻擊,起初,湘軍以為是駐守巫峽的西軍葉芸來部的騷擾,畢竟兩年來葉部常如此。
前年酉陽大戰期間,葉部曾攻破秭歸和宜昌,兵鋒直逼湖北腹地,後被曾國藩部驅逐,撤回巫峽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