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襄陽城城門洞開,羅澤南,唐訓方率眾投降。
西軍整肅有序地開入城中,有條不紊地收編降軍。城中百姓大多生活如常,未受多少驚擾。
左宗棠與李秀成順利會師後,傳達了蕭雲驤的命令:襄樊兩城的防守任務交由李秀成部負責,陝南到襄陽一線皆劃歸其防區。
之後,左宗棠率領獨三師和吳定彩師,押送著襄陽城湘軍降兵返回武昌。
抵達武昌後,便開展了對降兵們的甄彆、教育、吸納和放歸工作,一切如往日般有序進行。
至此,襄陽城攻防戰暫告一段落。
此時的武昌城內,這幾日曾水源、彭玉麟等人察覺到,儘管西軍屢戰屢勝,蕭雲驤卻沒有絲毫喜色,反而整日憂心忡忡。
他時常獨自帶著警衛排來到長江邊,靜靜地凝視著江水與往來船隻,一待就是大半天,似乎遭遇了極大的難題。
曾水源和彭玉麟詢問緣由,蕭雲驤隻是搖頭,稱自己還未思慮清晰,等想明白自會告知眾人。
於是,這日曾、彭二人安排了平日裡善於與蕭雲驤玩笑、能探其心思的李竹青,帶上趙無忌,到江邊陪他看船。
蕭雲驤、李竹青和趙無忌在一處視野極佳、行人稀少的江堤上坐下。
極目望去,長江水因上遊融雪與春雨而滿盈,裹挾著四川紅土與沿岸的枯枝敗葉,如一條奔騰的黃龍,洶湧東去。
在漢江交彙口,渾濁的水帶與清澈的江流交彙,形成了一處清濁分明的奇異分界。
江麵上檣櫓林立,各類船隻往來穿梭。三桅九帆的大型川鹽運輸船巍峨壯觀;平底淺艙的運茶船輕盈靈動;方頭方尾的運糧船緩慢穩重。
江灘上,一隊纖夫弓身拖拽著鹽船,他們古銅色的脊背在陽光下閃著汗珠,熱氣蒸騰,嘹亮的號子穿透江麵的薄霧,在江風中飄蕩。
三人靜靜地看了許久,李竹青笑著問蕭雲驤:“大王在看什麼呢?”
蕭雲驤手指江麵一艘船:“看那艘船。”
李、趙二人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一艘蒸汽木殼鐵肋船映入眼簾。
此船長約40米,船艏懸掛著英國藍底米字旗,高聳的煙囪約10米,兩側各有一個碩大的明輪。
三人言語間,那船突然機器轟鳴,黑煙滾滾,兩個明輪急速轉動,船迅捷地向下遊駛去。
兩側明輪攪起的波浪,讓江麵上的中國木帆船劇烈搖晃,險些傾覆。
而蒸汽船甲板上的英國人,看著中國船隻狼狽的模樣,指指點點、手舞足蹈。
李竹青恨恨道:“這是英吉利國的商船。”
當前清廷與西方諸國簽訂的條約,並未開放內河。
可如今焦頭爛額的清政府,哪有能力管控這些英國走私商船?
這幾日,蕭雲驤坐在江邊,就是在數這些為數不少的英國商船。
現在他不得不思考一個嚴峻的問題:如何麵對以英法為主的西方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