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任後他發現,前任縣令搜刮太狠,稅賦都收到十年後了。
好在桐梓當前是塔齊布大軍的後勤基地,糧餉從貴陽、遵義等地,源源不斷運來。
隻要過手,總能沾些油水,他也不用再向百姓搜刮了。
此時陳泰階,正坐在縣衙辦公房,研究賬目,看看哪處還能做些手腳,突然聽到外麵喧鬨一片。
師爺匆匆跑來,氣喘籲籲道:“大人,九壩場團練官楊喜龍,帶數十團練兵在府衙外求見,說有要事稟報。”
陳泰階知道楊喜龍,聽說他原是縣衙衙役總役,因不堪上任縣令勒索,憤而辭官。
朝廷下令編組團練,他響應號召,在九壩場辦得有聲有色,不光不要朝廷餉銀,還肅清了周邊土匪、盜賊、棒老二之流,堪稱桐梓縣團練模範。
陳縣令正考慮是否請他,回來繼續擔任衙役總役。
隻是聽說此人脾氣倔、不太上路子,還需再觀察觀察。
陳縣令剛傳令讓楊喜龍進來,便見楊喜龍帶數十人衝進府衙。
眾衙役認得他,知他手段厲害,也不敢反抗,紛紛退到一旁,滿臉驚恐疑惑。
楊喜龍大步走進縣衙大堂,陳泰階見狀一驚,忙起身大聲問道:“楊喜龍,你這是何意?”
楊喜龍雙手抱拳,大聲道:“陳大人,如今百姓困苦,朝廷卻橫征暴斂。我等決定響應西軍,解放桐梓,望大人順應民心,與我們同行。”
陳泰階臉色一變,大聲喝道:“楊喜龍,你這是造反!朝廷威嚴不可冒犯,莫要衝動。”
楊喜龍嘿嘿冷笑:“陳大人,如今十萬西軍,就要打進貴州來了,我們隻是前鋒而已,大人你還在給我說這些,不覺得無趣麼?”
“況且您覺得如今朝廷還值得效忠嗎?前任縣令搜刮民脂民膏,百姓苦不堪言。您雖未繼續搜刮,但為私利,坐視百姓受苦。”
“這樣的朝廷,這樣的官府,還有何存在意義?”
陳泰階無言以對,臉色十分難看,卻也不敢和楊喜龍硬剛,隻得束手就擒。
這時,外麵傳來嘈雜聲,原來是楊喜龍的數千團練兵和百姓湧入城內。
他們手持火槍、大刀長矛,迅速繳了城內僅有的一百多看守輜重的綠營兵的械,控製了桐梓縣城,接著開倉放糧。
因昨日已接到通知,十裡八鄉的村民如潮水般湧入城中。
他們扶老攜幼,用一天時間,便搬空了塔齊布的軍糧。
楊喜龍站在倉庫前大聲喊道:“鄉親們,把糧食背回去藏好,彆讓清妖找到。”
“他們來抓人,就躲起來,幾天後西軍打進來,清妖就完蛋,以後大家分地、減稅免賦,都有好日子過。”
百姓們歡聲雷動,桐梓城熱鬨異常,宛如過年。
楊喜龍等人將抬不走的輜重全部燒毀,誓不給塔齊布留一點有用之物。
四天後,兩百裡外得到消息的塔齊布,派數千綠營兵趕到桐梓城時。
楊喜龍已帶六七百團練兵,趕著騾馬,拖著大量火藥、槍子、糧食和三門劈山炮,前往桐梓城南三十裡的婁山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