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二月,曾國藩所率湘軍,於恩施尋得川鹽古道後,倉皇逃回湖南。
他們一路途經鶴峰、慈利,曆時月餘,終抵常德,而後至長沙。
不久,朝廷詔令傳來。
皇上不僅未追究曾國藩部敗走恩施之責,反而調走湖廣總督官文,將李續賓部調入其帳下。
還把湖南軍政要務,儘數交予曾國藩處置。
此前,太平天國途經湖南,打倒官紳土豪,焚燒文武廟、佛事道觀,裹挾百姓從軍。
數年過去,此事在湖南各地、各階層引發深刻反響。
曾國藩敏銳抓住這一時機,向全湖南發出號召:“三湘弟子,為保家田,護我文化根基,當共擊西賊!”
他大肆宣揚西賊乃是洋鬼子在中國的打手,與洋鬼子相互勾結,妄圖刨斷華夏根基,將國土拱手相讓於洋人。
畢竟西賊源於粵賊,漠視聖人之言,崇尚洋鬼子的奇技淫巧與歪理邪說,且大量雇傭洋鬼子,這是不爭的事實。
故這番說辭頗有影響,曾國藩號召一出,應者雲集。
楚勇江忠源舊部劉長佑、江忠義,羅澤南舊部王鑫,婁底義士蕭啟江,平江名士李元度,遭朝廷貶謫歸家的名臣黃冕等忠義之士、名教衛道士紛紛投身曾國藩帳下。
一時間,巡撫衙門門庭若市,人流如織。
他們帶著親屬故舊、弟子門生,以及招募的鄉勇、團練來投。少則數百,多則數千。
另有鄉紳地主捐錢捐糧,平民百姓踴躍從軍,曾國藩部兵力急劇膨脹,達七萬之眾。
曾國藩又在長沙、常德等地打造兵器,收集糧草,訓練士卒。
故而湘軍糧草充足,軍械犀利,一掃敗走恩施的晦氣。
上下一心,同仇敵愾,皆欲與那賣國求榮的西賊血戰一場。
同時,他於慈利、常德、益陽、長沙一線布置防線,嚴陣以待。
正當曾國藩厲兵秣馬、整軍備戰之時,西賊已蕩平湖北,賊軍陳玉成部攻陷湘北澧州府,直逼李續賓部固守的常德城。
此時,一件讓曾國藩寢食難安的事發生了。
數萬在宜昌、荊州、襄陽等地,被俘的湘軍士卒被西賊釋放歸鄉。
他們三五成群,歸心似箭地朝著湖南各地的家鄉趕去。
因西賊給足了路費,他們途中並未劫掠。
隨著他們的歸來,西賊的政策、理念,乃至貨幣、報紙,開始向湖南滲透。
這讓曾國藩傷透腦筋,整日思索對策。
這日,在長沙府衙書房內,曾國藩手持一份西賊最新報紙,眉頭緊鎖。
頭版頭條,正是署名“釣海客”的狂生所寫的《討曾國藩檄》:
天下士庶共鑒:
曾氏國藩者,荷清廷爵祿而守長沙,假名衛道,實護苛政;托護孔孟之廟堂,實保愛新覺羅之冠冕。
此乃以文飾奸,背祖忘宗。
一曰悖公理之大不忠。
清室自遼左入主,禦宇二百祀。
然其治下,揚州嘉定,萬姓屍骨積如山;文網森羅,海內智士儘鉗口;八旗世祿,滿漢殊法而萬民皆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