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同於羅澤南,雖理學研究精深,考試卻一塌糊塗,僅有秀才功名。而李續賓是舉人出身。
在滿清製度下,舉人身份優勢明顯。
即便未考中進士,也能通過“大挑”製度,有可能被選拔為知縣正七品)、教諭正八品)等職;
還可做高級官員幕僚,獲舉薦入仕;再不濟,也能通過捐納,進入官員行列。
而且,舉人特權眾多:可免除田賦徭役,平民常“帶產投靠”,將土地掛在舉人名下避稅,舉人抽取2030的分成,形成穩定財源;
地方鄉紳、商賈也會主動贈送財物;
還能開設私塾或任書院教職,獲取高額收入。
平日裡,平民需尊稱其為“老爺”,見官不用跪,能與知縣平坐;涉訟時,地方官不得對其刑訊。
可以說,憑借舉人身份,他在地方上,就能過上人上人的生活。
反觀西軍,聽聞連賊王蕭雲驤都住在府衙,身邊沒個仆人,天天混食堂。
這讓他怎會願意投降西軍呢?
朱品隆是行伍出身的大老粗,由李續賓一手提拔,對其言聽計從。
兩人正說著,見西軍士兵開始吃早食。
李續賓命朱品隆下城牆,組織湘軍士兵做好準備,今日西軍可能大舉攻城。
待到太陽升起,西軍步軍整隊前行,在城牆外約一千米處散開,將城牆團團圍住。
此時,朱品隆已帶著四五千湘軍來到城牆下。
李續賓讓城牆上的湘軍士兵,下城躲炮彈,隻留數十人,觀察西軍動靜。
自己則留在城牆上,以便隨時根據西軍動向,下達命令。
突然,西軍炮兵陣地升起一陣白煙,接著炮聲轟鳴,數十顆炮彈朝城牆砸來。
炮彈落點分散,有的飛越城牆,落入城內街道,有的砸在城牆根,有的落入護城河中,濺起衝天水柱。
此時湘軍的劈山炮多為35磅的小炮,主要發射霰彈殺傷步兵。
裝霰彈時射程不過五百米,裝實彈射程也不超一千米。西軍炮兵和步兵在劈山炮射程外布陣,讓湘軍隻能挨打,無法還擊。
李續賓正胡思亂想間,西軍第二輪炮擊開始。
這次炮擊精準許多,大部分炮彈砸在城垛上,城垛磚石橫飛,女牆被打出幾個洞,角樓也被打塌。
留在城牆上的湘軍士兵紛紛抱頭,趴在地上,李續賓也不例外。
耳邊炮彈呼嘯,磚石亂飛,女牆和角樓大片倒塌,城牆在炮彈轟擊下,不停地晃動,仿若末世的天崩地裂。
不知過了多久,李續賓突然聽到喊聲:“大人!大人,船靠過來了,大船!”
他抬頭望去,見一名躲在角落的湘軍士兵,正指著城外朝他大喊。
李續賓趕忙爬過去,探頭一看,隻見四五裡外,一艘巨大的江船,在數艘戰船護衛下,沿著沅江河道,緩緩駛向常德府城牆。
“西賊的攻城船!”李續賓大叫道。
這種專為攻擊城牆而設計的戰船,威力巨大。
聽聞在武昌,就是這種船,幾炮便打塌城牆,嚇得滿清的湖廣總督官文心膽俱裂,棄城而逃。
注1:1855年,正值明清小冰期的尾聲,彼時氣溫低於當下。長江、淮河等南方河流在冬季會持續結冰。
常德地方史記載,這一年的倒春寒尤為嚴重,因此在本章中,農曆三月上旬,常德城外清晨出現霜凍,當屬合理。
注2:當時的常德城,見後麵的作者說,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