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江堤之上,湘軍士兵受西軍騎兵壓迫與誘導,在一兩百米外便紛紛開槍。
多隆阿見戰術奏效,心中大喜,將54式步槍往背上一背,抽出馬刀,振臂大吼:“衝鋒,衝鋒!”
隨即催馬加速,向著湘軍猛撲而去。
對於高速奔馳的騎兵而言,一兩百米的距離轉瞬即逝。
騎兵如狂飆般撞入清軍陣列,西軍士兵們或揮刀砍殺,或用手槍射擊,不消片刻,數百湘軍便被殺得死的死、散的散。
“旅長,旅長,清妖出城了!”
多隆阿忽見巴特爾團長手指湘潭城,朝他大聲呼喊。
轉頭望去,隻見大批清軍從城中湧出,順著三道浮橋向南岸殺來。
他急忙大吼:“彆追了,下馬,裝彈,在橋頭排成射擊陣型,堵住他們!”
在他與秦驍川、巴特爾團長指揮下,騎兵被分成三營,迅速在橋頭排出射擊陣列。
所幸此時正值夏季漲水期,湘江江麵寬達千米,江水湍急,浮橋搖搖晃晃。
這使得浮橋上的湘軍無法全力奔跑,且寬闊江麵超出了湘潭城頭湘軍劈山炮的射程,使之無法支援步兵。
待西軍士兵整好隊列,浮橋上已有湘軍士兵,衝到距南岸約一百米處。
多隆阿一聲令下,排槍齊鳴。
雖說騎兵排槍技術,遠不及西軍步兵,但一個營三四百人,憑借西軍步槍射速射程優勢,封鎖僅幾米寬的一座浮橋,卻是綽綽有餘。
他們還能分出兵力照料馬匹、以及在身後布陣,防備被衝散的湘軍反撲。
隨著排槍聲響起,浮橋上的湘軍被打得七零八落,即便再勇猛,也隻是徒增傷亡。
城牆上的劉長佑見狀,隻得下令退兵。
西軍隨即帶著火油衝上浮橋,在湘軍火炮射程外,將湘江南岸的半截浮橋燒毀。
失去繩索牽引,北麵的半截浮橋也被洶湧的江水衝垮,劉長佑苦心搭建的浮橋,毀於一旦。
西軍騎兵轉頭,將南岸湘軍驅逐乾淨,便在鎮上駐紮下來。
過了一日,就在劉長佑準備調集民船,強渡湘江、打散西軍騎兵時,十幾艘西軍戰船溯江而上,抵達湘潭城下。
原來是黃金愛接到蕭雲驤命令,用了一晝夜時間,率先帶著一支由兩艘攻擊船、六艘護衛船和十艘突擊船組成的水師編隊趕到。
直到此時,多隆阿和秦驍川才收到蕭雲驤發給騎兵旅的命令。
原來傳令兵一直找不到他們具體位置,正在湘潭南麵四處搜尋,恰好碰到多隆阿派往長沙彙報情況的騎兵排,才被帶了過來。
又過一日,隨著西軍水師和騎兵旅的人員船隻,不斷彙聚到湘潭城下,劉長佑再無從湘江突破的可能。
這天傍晚,曾國藩率部逃入湘潭城,蕭雲驤也追到湘潭城北。
從長沙到湘潭八九十裡路程,曾國藩率領湘軍用一晝夜走完。
到城內一清點,長沙出城的三萬餘湘軍,到湘潭隻剩下不到兩萬人。
除留下三千人給蕭啟江阻擊外,其餘大多是見勢不妙、不願再隨曾國藩,而中途尋機逃走的。
眾人冒雨長途跋涉,到湘潭城後,很多人病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