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一個月,他們進行了嚴格的訓練。
先是熟練掌握戰鬥隊列、開槍、聽號令等技能,接著練拚刺刀、練步炮協同,還要練習編製打散後,如何快速與身邊的戰友結陣而戰。
三伏的大熱天,他們天天訓練,身上的皮都曬掉了幾層,辛苦不言而喻。
但就像楊班長說的那樣,他們就像一塊鐵,在火爐裡淬煉,最終會變成砸毀舊次序的精鋼。
如此練了兩個月,他們接到命令,要隨大軍去攻打清妖。
他們走了五日,在醴陵縣城住了一夜,第二天繼續向東出發。
中午時分,他們來到一個山腳前。
山前的玉米地已被收割,山頂上能看到清妖的營寨和旗幟。
上麵傳下命令來,讓他們就地休息,吃飯喝水。
楊班長指著前麵的山,問吳岩峒:“岩峒,你們老家裡的山,有這山高不?”
吳岩峒撇了撇嘴,不屑一顧。
“班長,這個要是在我們老家,就不叫山,叫小土丘。要是上麵沒有清妖,我一口氣跑上去,都不帶喘粗氣的。”
楊愛西上下打量著吳岩峒,見他骨架粗大,以前身形頗瘦,但這幾個月頓頓飽飯,漸漸壯實起來。
他存心逗趣:“你這是吹牛,再高的山,能有多高啊?”
邊上有幾個黔省的戰士為吳岩峒證明,說他沒說謊;但也有兩個從本地入伍的常沙府戰士,說吳岩峒在吹牛。
眾人正說笑間,連長徐雨順吹響了集合哨。
待集合完畢,徐連長站在一個小土堆上,對全連一百多人說道:“一會我們團主攻,我們連為先鋒,第一個上。”
“記好了,按訓練那樣,各班排長看好自己的兵。聽我口令,彆亂衝,小心挨自己人的炮彈。”
徐連長中等身材,頗為壯實,說略帶川省口音的官話。雲貴川口音相近,吳岩峒聽著親切。
訓完話,徐連長讓他們把背包等放在原地,整理作戰裝備,隻帶槍、子彈、刺刀等戰鬥用品。
大家相互檢查後,徐連長一聲令下,全連排成散兵陣型,向山腳走去。
到茶坡山腳,徐連長命令全連停下,蹲在地上,似在等待什麼。
此時,山上的清妖士兵,開始朝他們開槍。但距離兩三百米,鳥槍毫無殺傷力,不過給自己壯膽罷了。
這雖是吳岩峒的第一次正規作戰,但他卻不緊張,反而有些興奮。
在黔省時,他就隨起義軍打過清妖,每次都衝鋒在前。
隻是那時沒這般嚴格軍紀和陣型,大家拿大刀長矛和少量鳥槍,見到清妖便一擁而上,以命搏命。
吳岩峒蹲在地上,端詳著手中的54式步槍。
這槍開槍流程簡單,打得又遠又準,比以前的鳥槍強太多了,他打心眼裡喜歡。
經過這段時間練習,他已能熟練操作這把槍,射擊也頗為精準。
此刻,若不是楊班長不讓開槍,他早就撂倒幾個山頂石牆後,狂呼亂叫的清妖士兵了。
忽然,後方傳來炮聲,七八顆炮彈從他們的頭頂飛過,砸向山頂石牆。
剛才還鬼叫的清妖士兵,紛紛躲避,不敢再露頭。
注:“皇木”是明清時期專供皇家建築的珍貴木材如楠木、杉木),多采自西南深山。
因貴州施秉地處舞陽河流域,森林資源豐富且靠近水道,成為木材運輸樞紐。
清代為修建宮殿、陵寢,常征調民夫從險峻山區采伐並運輸木材,這一過程被稱為“皇木采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