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靖西聽聞蕭雲驤一心要打下出海口,眉頭微蹙,追問道:“大王,您為何執意要拿下出海口?”
蕭雲驤脫口而出:“有了出海口,就能開展海貿賺大錢,還能和世界各國順暢交流。”
左靖西輕輕搖頭,神情凝重。
“大王,您不妨仔細想想,當今海上霸主是誰。就算打下出海口,咱們商船就能順利出海嗎?咱們沒有強大海軍威懾對手、保護商路啊。”
蕭雲驤聽後,心中如遭雷擊。
是啊,當今海上霸主是帶嚶帝國,即便打下出海口又如何?以帶嚶和西王府的關係,它怎會容西王府安穩發展海貿和海軍?
憑帶嚶如今的威勢,若它和弗朗西聯合,在東亞、東南亞海域,誰還敢和西王府做生意?
難道指望尼德蘭、西班牙、葡萄牙這些日薄西山的前海洋帝國?
彆開玩笑了,他們不趁火打劫,就算講道義的。
指望帶嚶遵守國際貿易準則?
且不說這些準則本就是他們製定的。帶嚶可是能給海盜發私掠許可證、國王以股東身份,投資海盜船隊的國家,它會在乎這些準則嗎?
若無法發展海貿和海軍,打下出海口有何意義?
難道隻是多收點港口稅?隻怕西王府控製的港口,會遭帶嚶軍艦的頻繁騷擾,到那時商船還敢進港嗎?
蕭雲驤帶著後世濾鏡,總以為打下出海口,就能和外界交流、開展海貿賺大錢,卻忽略了現實的殘酷,
這是穿越者的思維定式。
而左靖西作為當時頂尖的戰略家,更能冷靜的分析局勢。
蕭雲驤思緒翻湧,聽到左靖西繼續說:“對外交流方麵,即便沒出海口,隻要有軍情局在,他們也阻止不了,不過多費些功夫罷了。”
蕭雲驤有些沮喪:“那依先生所言,不要出海口了?”
左靖西卻是搖頭:“大王,不是不要,而是在沒想好對付帶嚶、弗朗西的辦法前,不必急於一時。”
“我們要找到能讓他們忌憚的方法,若他們敢封鎖海洋、阻斷我們的海貿和海軍發展,要有反製之策。”
見蕭雲驤還在思索,左靖西接著說:“至於大王提到進軍關中後勤補給困難,確實如此,但也需具體分析。”
蕭雲驤誠心請教:“請先生解析。”
左靖西指著地圖:“首先,派一到兩個師,兩三萬人,就足以打垮關中青庭的有生力量。”
“可一路從漢中府出發,翻越秦嶺;另一路從襄陽,經商洛,過藍田,直逼長安。”
“我們一個師一萬四五千人,以西軍戰力,清妖傾關中之兵,也吞不下我們其中一路。”
邊上掌燈的趙烈文,身體前傾,專注的看著左靖西劃出的路線,忍不住說:“這樣後勤壓力不會太大。”
左靖西讚許點頭,繼續說:“控製關中平原後,不用急著擴張,經營數年,應就能滿足軍用,無需再依靠外麵補給。”
“我們還能提前介入陝甘的輝漢之爭,阻止大規模清洗。後方穩定,利於以後西出西域或北上漠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