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的俸祿,足夠他和彭雪梅兩人花銷。不光是他,西軍所有人員,隻要不肆意揮霍,僅靠俸祿養活全家都沒問題。
且萬事就怕比較。
同時期青庭縣令法定年俸是四十五兩銀子、四十五斛祿米,看似不多,但還有數千兩養廉銀。
如廣東南海知縣,光養廉銀就有一千五百兩。這些還隻是明麵合法的收入。
另有火耗餘潤、稅契浮收、節禮等灰色收入。
如東莞知縣張慶鑅,一任下來實收五萬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隻是知縣,官職越高,收入越多。
兩江總督養廉銀標準是一年一萬八千兩,實際年收入超二十萬。
民間諺語“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並非空穴來風。
很快,蕭雲驤的財產清點完畢,有銀元一百多元,加上李竹青贈送的一塊懷表,書籍、衣物等,合計價值不超過二百元。
濮鈺記錄完畢,轉頭看向趙烈文:“惠甫,你出身官宦之家,可曾見過這樣的大王?”
“還是掌控近億人口、坐擁無數財貨的大王。從古至今,你能找出一個來麼?如此德才,還需我刻意吹捧嗎?”
趙烈文還沒反應過來,蕭雲驤已是滿臉羞紅,“卓如,我如今衣食住行全是公家提供,再提節儉,我可要羞愧難當啦。”
他說的確是真心話。
比起前世到死都是為生活奔波,且年年忙,到頭來都給銀行忙活了。
現在的他,至少是在為理想而奮鬥,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而濮鈺和趙烈文的感慨,在蕭雲驤看來,不過是當世界充斥著蛀蟲和神棍瘋子時,一個稍微正常的人,便顯得格格不入。
僅此而已。
不過蕭雲驤還是低估了榜樣的力量。
第二日,《榮華月報》發行半月刊,頭版頭條就是蕭雲驤的個人財產公示。
這個行為,得到了彭鈺麟、曾水源、賴文光的大力讚賞,接著他們也準備在下一期報紙公示自己的私產。
隨後,在他們的帶動下,左靖西和李竹青也跟著公示。
直到此時,蕭雲驤才知道,樞務堂幾人中,果然還是李竹青最為有錢。
當然,這並不奇怪,他加入西王府之前,就是渝州府的黑社會大佬,控製眾多產業。
且加入西王府之後,西王府收購他家的商行,他又分了一大筆錢。
眼看後麵的林鳳翔,李開方等人,也要在報紙上公示個人私財,蕭雲驤連忙下令叫停。不然,報紙全成了西軍西王府官吏們的財產公示欄了。
卻是和樞務堂眾人商議後,給定下一個規矩,立了一道新的法令。
就是所有官吏,必須公開個人私財,且需對每一筆財產的來源,有合法合規的解釋,否則就犯了財產來源不明罪。
可根據所犯的金額大小,進行相應的處罰。
且督察局成立一個新的部門,集中財貨方麵的行家,定期進行盤賬,誰也彆想逃脫。
特彆是那種即將離任,調任的官吏,更是這群人的重點盤查對象。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不過是西軍西王府逐漸健全管理體係的一種手段而已。
不過濮鈺甫一上任,就搞了個大新聞,直接影響了西王府的決策,真是一時風頭無兩。
又是令多少蛀蟲暗自恨得咬牙,卻是無人知曉了。
注:卑宮菲食:指簡陋的居所,粗劣的飲食,合稱形容帝王自奉節儉、勤政為民,出自《論語·泰伯》;
龍德在田:形容帝王如潛龍隱於田野,德行廣布惠澤眾生,出自《周易·乾卦》。)
喜歡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請大家收藏:()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