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趙雲,自那次歸來後,劉備幾乎不再召見他。
趙雲那日在前線堅守陣地,若當時死於寇封之手,才正好遂了劉備心願——讓關羽、張飛永記趙雲的大恩。
可趙雲安然返回,從敵方重重包圍中脫身,這無疑是對劉備發出明確的信號:他與寇封私誼深厚。
也不難怪當日劉備要寇封時,唯有趙雲為其說話。
顯然,在不經意間,趙雲已經與寇封緊密關聯。
作為領主,最不能接受的就是下屬將領與其子關係過於密切,否則一旦其子發生異動,那些武將究竟聽誰的?
況且,在劉備心目中,趙雲從來都不是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
如今發生了這件事,趙雲更是失去了劉備的信任與重視。
因此,最近這段時間,趙雲也漸漸發現,與他浴血奮戰的那次戰鬥之後,劉備、關羽以及張飛等人都有意無意地對他保持了距離!
對於這種狀況,趙雲實在摸不著頭腦!
他明明為了救這兩個人拚死斷後的啊,劉備怎麼會看不清他的忠誠心呢?
反複思考之下,趙雲無意間回憶起了當時寇封的話,頓時感到一陣難以言喻的淒涼。
“主公啊,到底要怎麼做,你才能真正理解我的心呢!”
而另一方麵,寇封觀察著此時的陳到,同時也在整理自己對於劉備一方現狀的見解!
陳到聽完寇封的分析,再結合趙雲目前陷入的困境後,他的表情變得更加凝重:“你不要在這裡離間挑唆,我已經說過,就算死我也絕不會投降你,你不要再存這份妄想了!”
聽見陳到這話,寇封隻是無奈地搖了搖頭:“陳到將軍,我記得很清楚,當初英勇無敵的趙子龍,曾為了保護你的安全,向我下跪求情!”
此言一出,陳到的表情瞬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沒錯,在陳到心目中,無論是智慧策略還是戰場上的能力,趙雲都遠超過自己。
尤其是忠誠度上,趙雲絕不輸於他本人!
加之他們之間的關係甚好,不僅同為長矛武將,更因趙雲是劉備貼身侍衛的關係,陳到與趙雲之間的交誼一點也不弱於與關張二人的交情!
然而即便如此,趙雲在劉備心中的位置依舊不高!
的確,為了劉備,陳到可以赴湯蹈火;而那日趙雲卻為保護自己,願意向自己的仇敵下跪乞求生命。
這樣的恩情,即使以命相償也無法回報。
如果就這麼死了,豈不是辜負了趙雲的深厚情意?
看到寇封話落之後陳到神色的變化,他顯然明白了此時陳到心中的波動。
寇封隨即抓住機會繼續施壓:
“趙雲這樣對你有深厚情感的人,現在在劉備軍中過的很是不易,據探子回報,他已經很久沒有受到劉備的召見了!”
“作為一名昔日的舊部,你肯定知道這是什麼意思。”
“而一個明知道自己人落入敵手卻不采取任何行動救援的主君,你還認為效忠他是有價值和未來的嗎?”
“在劉備的心裡,你也和我們一樣,不過是些可有可無的棋子。
正如下人不如子嗣,你們這些外姓之人怎及得上關羽和張飛呢?”
“否則,他又怎能放下身為君主的尊嚴,向我求饒放你自由!”
這幾句話如同雷擊,深深撼了陳到的心。
即便是向來忠誠無比的他,也在這一刻陷入了困惑。
劉備從那日決意要殺寇封之後,就已經不再是從前的那個仁德之主了!
每個人都明白,當時決定殺害寇封是一時衝動的行為,劉備本應更理智地聽取意見。
但這足以說明在他的心裡,個人的好惡遠遠超越了所謂的大仁大義之名。
對陳到而言,他在劉備心中的分量自然敵不過主君所謂的臉麵。
主君絕不會因為一個部下來向寇封低頭求助!
而趙雲出生於貧寒人家,性格剛正不阿,有時甚至會掃劉備的雅興。
在西川戰爭勝利後,其他將領紛紛獲得嘉獎,唯有趙雲站出來建議,應該優先關注百姓的生活穩定,把被占的土地房屋重新還給百姓!
那時劉備首先想到的,主要是他的霸業已然完成,如果真的是為百姓著想,又何需趙雲提醒?
因此,劉備對百姓的情感不過表麵文章,這隻是他的一種政治策略而已。
接著,寇封向陳到說:
“劉備表麵上行仁施義,即便數年來他一直宣揚仁政德治,但在那場戰爭後,他的真實麵貌漸漸顯露無疑!”
“二位曾經在他的軍隊中,對我亦是照顧有加。
如今,既然劉備已經拋棄了二位,為何不暫時投效我旗下呢?”
聽到‘拋棄’二字,陳到渾身一陣震顫!
實際上,寇封所言不虛,如果不是因為劉備為劉禪寇封,陳到等也不至於落入此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