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即使未來戰鬥失利,我們也可以借助寇封強大的水師穿越長江逃往荊南地區。
與之聯盟亦是對他的尊敬,對於主公交付於他麾下後的地位有極大的幫助啊!"
聽完蒯越這一番話語後,劉琮一時熱血上湧,立即表態支持:"同意,即刻命大軍打開城門迎接征南將軍進城!"
其實,當前寇封的官職為征南將軍,管轄荊州、揚州和交州三大區域,論職位應當說是劉琮等人直接上司。
因此,在決定了要聯手寇封共同對抗曹操後,劉琮表現出足夠的尊重態度,希望今後能贏得寇封良好的待遇。
畢竟荊州如今既缺少堅固屏障可以防守,又隻有約七萬餘兵力。
所以,劉琮彆無選擇。
剩餘的三萬士兵幾乎被夏侯惇消耗殆儘,完全無力抵抗南北兩方強敵。
因此,向寇封臣服成了劉琮當前的最佳選擇!
得知蒯越同意了他的提案,寇封當即大喜過望,即刻率部前往襄陽!
寇封抵達襄陽時,劉琮和蒯越僅攜少數親衛出城迎接。
這也是寇封特意囑咐過的,以防夏侯惇得到劉琮投降的消息而提前防範。
此刻,蒯越首次見到這個扭轉了命運軌跡的人物。
隻見寇封乘白馬英挺矯健,手握龍虎長槍,顯得威風凜凜。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寇封如此年輕,尚未加冠成人禮),便已占據了荊南地區,擁有數萬兵力,成為了不可小覷的勢力。
要知道,如今劉備和曹操都接近五旬,孫權也年過三旬,按年齡計算,寇封甚至能在時間上戰勝那些對手。
劉琮與蒯越一同對寇封行禮,齊聲呼喊:“我們參見征南將軍!”
“叮咚,蒯越的數據如下:”
蒯越
武略:62
智謀:97
領導:82
政務:97
魅力:84
忠心:82
看到蒯越的數據,寇封微笑著點頭,這的確是當代的一流謀士!
聽罷兩人話語,寇封立即從馬上下來,溫言扶起了兩人,笑道:
“此役若得二位襄助,定能一舉拿下夏侯惇!”
言畢大笑,隨後帶同蒯越和劉琮一行人進入襄陽,開始籌劃對策以對抗夏侯惇。
北麵僅剩的兩個郡——南郡與南陽,尚且不知道夏侯惇還未意識到,自己已麵臨寇封率大軍渡江,與其聯合作戰的不利局勢。
這是屬於寇封的新機會!
同時,在不遠處的龍潭山原指“臥龍崗”
),諸葛亮也在收拾行李,
是的,最終他在好友龐統連番邀請之下屈服,決意下山參與世間事務。
在荊襄地帶,由龐德公、司馬徽、黃承彥三位先生創辦的荊襄學府,不僅是教書育人之所,更有助於學生揚名立萬的目的。
而諸葛亮與龐統無疑是學府中最為耀眼的兩位才子。
諸葛亮所謂的“不問世事”
不過是一時氣話,實則是因為此前對劉備失去信心以及對自己曾經做出的選擇感到懊悔。
當初,諸葛亮寄希望於輔佐劉備統一荊州與益州,實現三國鼎立的理想局麵;
如今看來,他並不是因為策略有失,而是看錯了追隨的對象。
因此那段時期,諸葛亮內心充滿掙紮,同時也對自己的才華產生了疑惑。
現在不同了,龐統提供了一次重新出發的機會,聲稱與他聯手支持寇封,提升荊襄學府在學界的地位,使之超越潁川學府。
這是一個體麵的理由,使得諸葛亮得以擺脫尷尬,再度踏入政壇!整理完行裝後,他對身旁的書童說道:
“你可以離開了,從現在起,我和士元將一同前去歸順寇封。
願你此後事事如意!”
聞言,那小童遙遙對諸葛亮作了一揖,於是各奔東西。
行走在路上,龐統好奇地看著諸葛亮,說道:“你怎麼這樣不近人情呢?你都打算去投奔寇封了,留下這小孩陪你共享富貴不好嗎?為什麼要讓他離開?”
聽罷龐統的諷刺之言,諸葛亮隻輕歎搖頭,回應道:“這也是他自己作出的選擇。
每個人的人生路徑都不同,不應強行乾涉。”
接著,兩人駕車攜書,向襄陽行進。
他們前往襄陽的原因在於,經過與龐統商量後,諸葛亮認為寇封很可能帶領部隊在襄陽露麵。
因為寇封的目標就是要剿滅夏侯惇所統領的十萬精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