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君子不應處於危險之地。
此次戰勝曹操後,在下懇請將軍務必更加重視自身的安危。”
“您身後不僅有著堅實的基業,您的存在更是阻擋萬難的關鍵啊!”
聽了諸葛亮這話,寇封麵色微變,但也意識到,這其實是諸葛亮為他著想!確實,向來勇敢的將領雖多,但有幾個有好下場?這點確實值得反思。
孫策便是因過於自信勇武,終因刺客行刺喪生。
否則,這天下的局勢真難以預料。
想到這,寇封微笑著點了點頭,“先生言之有理,日後我必定多加留意!”
同時他心裡也在揣測,諸葛亮和龐統尚未明確表示歸順之意,也許這就是一場對他胸懷和識人的考驗。
然而,楊再興等人卻不以為然,甚至認為這是在咒主公平安,感到極為不滿。
但由於敬重寇封的地位,沒有當場責備諸葛亮。
見狀,諸葛亮也不由得對寇封的印象更好了一些。
他隨即轉而談起軍情,滿懷自信地建議:
“夏侯惇現已攻占了十幾個縣,幾乎整個南陽郡都納入其控製之中,但擋在他麵前的是南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鑒於將軍已與劉荊州結盟,不如直接率軍開赴夷陵,與夏侯惇對陣。
夷陵城周植被繁茂。”
“而且夷陵外圍隻有唯一一條道路通行,時至仲夏,氣溫高,正是炎熱時節,如果將軍預備足夠的火油,並部署在交鋒地點伺機行動,必然可以將敵方一舉殲滅。”
這個策略實際上和當初的新野大火相仿,而這種以火攻擊的策略本身就是諸葛亮的拿手好戲,不論是博望坡、新野的大火,還是赤壁大戰的烈火,他對此類策略的運用可謂是駕輕就熟。
火攻自古無情,能有效地大規模殲敵。
聽罷諸葛亮的戰略提議,寇封眼中一亮,認為這確實是可行之舉。
他本就在考慮用計策而非硬拚,而現在,隨著諸葛亮點明夷陵的地理優勢,這讓他重新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諸葛亮分析得準確,此時正值晚春初夏,天氣轉熱不再寒冷,配合火油,在夷陵外圍發動火焰攻擊無疑可以事半功倍。
加上敵人行軍僅有一路可選,夏侯惇的隊伍幾乎是送上門來的目標。
考慮到這點,寇封也決定義無反顧實施這一計劃。
不同於新野的城中,此次隻需在外圍發動攻擊,不會涉及到城市的破壞和居民的疏散問題,解決了他的一大憂慮。
於是寇封大為高興地回答:
“好計策,即刻準備出兵!待此役結束,我們必須迅速南撤,以防曹軍主力趕來前占據先機。”
“蒯越,劉荊州,你們兩人即刻帶領家眷和部屬,將荊州剩餘的幾萬兵馬悄悄地遷移至長江邊,同時必須將所有的軍事物資一並轉移到江畔,由甘寧迅速運輸至南荊州!”
“務必要做到不留一絲一毫——無論是兵器、弓箭、糧食,千萬不可便宜了曹操!”
寇封裝下命令後,劉琮與蒯越隨即心領神會,著手進行周密的部署,確保了荊州的各類戰略物資無一例外地都被轉移至長江岸邊!
唯有這麼做,方能阻止曹操獲取荊州的補給資源、兵員和將領!
在這場由寇封策劃的戰略布局中,即便曹操的主力大部隊已至,他也最多隻能控製住荊州的民眾。
然而因北方新占領區尚未穩定,為避免引發民變,曹操斷不至於一進城便采取殘暴的措施平民——這顯然不是明智之舉!
之前的徐洲屠城事件不過是因為私仇;而今,統一中原才是他的目標,對待治下的民眾必有其更為深遠的打算。
但是,北部的居民仍將難免承受戰亂的苦難。
基於這一點考慮,當寇封成功挫敗曹操後,便可以在有利時機重新奪取荊北地區,甚至是更大麵積的土地。
從長遠來看,相比起曆史進程中南方征戰時失去夏侯惇指揮的十萬雄師以及來自荊州的支援,這一次曹軍的實力至少折損了一半以上,總數減少至大約四十三萬。
目前,麵對這支殘部,寇封手上有十萬精銳部隊,再加上已降服荊州軍隊中的二十萬人,如果能夠妥善利用這些兵力,這場戰爭或將比預想中的輕鬆許多。
就這樣,原本毫無勝算、幾乎無人敢於反抗的強大敵對勢力,在寇封巧妙運作下變得有了可戰勝的機會。
此刻,他向身後的文官武將宣布指令:
“若情況如我預期般發展,請諸位務必聽令:請孔明先生及士元先生跟隨劉荊州同行以保障安全;而我則將親自帶領楊再興、黃忠與羅成前去夷陵迎擊夏侯惇。”
命令一經下達,所有將領皆表示服從。
此時龐統微笑建議道:“南征將軍,或許讓我隨同出行更為適宜?如此可以多一份安全保障,不知道將軍意下如何?”
聽了龐統的話,寇封立刻回應稱許:“好,非常的好!”
事實上,在這瞬間他腦海中已經浮現了一個念頭——也許龐統不僅帶來了自身的力量,還將智慧絕倫的諸葛亮一同引薦給了他!既然龐統選擇了陪同參戰,寇封自是不會拒絕。
就這樣,蒯越和諸葛亮留守後方,開始組織剩下六萬荊州士兵及其物資的安全撤離,優先將重要物品先行送往南荊州。
而寇封則立刻率領著精銳的三千五百騎加上龐統及其副將在內的三位將領急速趕往戰場前沿,由於所率領皆是騎兵隊形靈活快速,儘管從駐地到夷陵路途長達數十裡,他依舊能夠在半時辰內率部抵達。
喜歡三國:開局觸發被動自爆係統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觸發被動自爆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