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說:“雖在家養病,我的心中仍時刻牽掛江東大局。
眼下寇封大軍壓境,我們恐難以抵擋。”
“因此,主公當務之急便是暫且聯絡山越部落,用重金厚土換取援助,並割讓一郡供其繁衍生息。”
“此事若成,便可抵禦敵軍,守得住江東,不得已時也可以向交州退守求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至此,瑜已儘綿薄之力,餘下的路便由主公自裁了!”說罷,周瑜深深一禮,在小喬的攙扶下返身歸府,沒有再回頭看孫權一眼。
見到這樣的情形,隻剩下一人的孫權滿臉懊悔——周瑜之病痛皆由他造成啊!多年來為國奔走勞碌,到頭來竟遭遇如此結局。
可即使受儘誤解猜忌,周瑜依然不曾背主,反倒在臨終之際留下最後的策略!
這樣忠貞不貳之臣,孫權竟然屢次將他貶謫!想到此處,孫權不禁感到萬般歉疚。
若是將此二人對調——即便如他一般的雄才大略人物,或許也不及今日周瑜的忠誠與擔當。
孫權黯然地回到了柴桑府,派人送去最好的醫者以治周瑜。
許久,魯肅等人重新被召集回來時,他也沉重地述說著周瑜的病情:
“公瑾病情嚴重,太醫都說回天乏術了,病因就是憂鬱攻心、勞累成疾。
這是我的責任。”
在座的大臣聽聞之後,個個麵色難堪。
在這個江東危局的關鍵時刻,周瑜的重病無疑是一則噩耗。
但是聽到孫權接下來的話,則令所有人振奮起來:
“他給我留了一條出路,建議找山越幫忙,若事成可許以一片土地,如果敗亡可以退往交州。”
聽到這些,大殿陷入了一片寂靜。
作為好友,魯肅激動不已,見上周瑜最後一麵。
孫權微微一歎,點頭示意同意了魯肅請求。
曆史上的記載裡,周瑜年僅三十六歲就過世了。
依照時間線估算,現在的一年後即是他原定壽命終點。
此刻的一切仿佛冥冥之中早已注定。
儘管現在的曆史早已被寇封這位穿越者改得麵目全非,但周瑜的結局依然不變——他即將死去。
曆史上,周瑜並非如演義中所描述的被諸葛亮氣死,而是因病去世。
實際上,孫權麾下的四大都督大多是因為疾病或憂鬱而逝世,有些人甚至懷疑他們的死與孫權不無關係,尤其是呂蒙和陸遜的死亡更為人所疑。
這次,周瑜確實是因孫權的猜忌和多年的征戰疲憊不堪,憂憤成疾,最終走到了生命的儘頭。
當魯肅從大殿離開後來到周府時,立即被家仆迎了進去。
他一踏入周瑜的寢室,便看到了憔悴且虛弱的朋友,這景象讓即使是堅毅如魯肅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見魯肅涕泗橫流,周瑜竟露出了一絲苦笑,聲音輕如鴻毛卻滿含深情地說道:“子敬啊,我的日子到頭了。
以後的一切,就拜托你了。
如果無法對抗寇封,能苟活下來也未嘗不是個好選擇。”
魯肅聞言,莊重地點了點頭,抱拳鄭重回應道:“公瑾,請放心。
我一定會儘我所能守護江東這片由你與先主公共同打拚下來的基業。”
隨著這話落下,周瑜似乎感到了一絲釋然。
然後他的目光轉向在一旁哭得淚眼婆娑的小喬,說道:“我有一兒一女,雖然他們並非出自你的身體,但我仍希望你能好好照顧他們。
當年你父親的事情我深感歉疚,我也曾勸說過伯符,但無濟於事。
現在我的命將儘,隻盼你不要因此記恨我,孩子們也都拜托給你了。
以後無論你想去何處,我都隨你心意。”說著,周瑜不由一陣輕咳。
看到這一幕,小喬更是淚如雨下,令人心生憐憫。
回憶當初,孫策強娶廬江喬玄的女兒為妾,使得喬玄受此羞辱而離世。
因為好友陸康正是亡在孫策手上,他對把女兒嫁給仇人的提議當然不肯同意。
這段經曆也造成了大喬對孫策始終心存恨意。
不過奇怪的是,大喬後來仍願意幫孫策撫養其子孫紹,女性的心思難以捉摸啊!相比之下,周瑜自幼成名,又是小喬同鄉,二人之間情投意合。
再者,大喬是孫策的側室,而小喬與周瑜是夫妻關係和睦且情深義重;雖說孩子並不是小喬親生,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她的痛苦心情,周瑜之死足以讓她肝腸寸斷。
“夫君莫要胡說八道。
你一定會好起來的!你若就這樣丟下我在這戰亂年代,讓我如何去獨自存活啊!”
聽著小喬哀怨的聲音,周瑜的心也如同被撕裂般難受。
喜歡三國:開局觸發被動自爆係統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觸發被動自爆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