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長,我們無力阻擋寇封。
與其硬拚,不如歸順寇封或者即將南下的曹操如何?”
“這世上有誰能鼎足三分,唯有寇封和曹操,故……”
張衛意圖借此讓張魯依托曹操或寇封的力量介入漢中的爭鬥之中以自保。
聞此,張魯也浮現出微笑。
“既然寇封有意攻我漢中,那就遣使者前往請曹孟德來援!就算不保漢中全地,至少有這份功勞,他也應當不會加害於我。”下定決心後,張魯即刻派出使團北上,尋求曹操支援。
另一邊,在征服了西涼之後,隨著春季到來,曹操重新統率二十萬精兵集結於關中一帶,虎視眈眈瞄準益州。
對他而言,益州必須收入囊中,否則一旦被寇封拿下則會導致勢力天平徹底扭轉;
益州五百萬居民會壯大寇封的實力甚至可能趕超自己;想到這裡曹操就按捺不住焦急的情緒,因為即使得到了西涼的資源支持其總人數仍遠低於喪失徐州所帶來的損失——要知道那裡可是兩三百萬人口的大城,相比之下西涼僅貢獻了幾十萬。
為了維持原有的勢力格局、避免局麵變得對己方不利;他一直密切關注漢中及周邊地區的變化。
聽聞劉璋向寇封求助請求協助剿滅張魯的消息傳來之際立刻聚集幕僚共商對策;很快曹仁、夏侯淵以及謀士司馬懿鐘繇程昱等人而來。
“如今寇封派兵征討漢中,並且馬超回師支援;我們應該怎樣行動才能順利吞並益州呢?”,曹操環視一圈問道。
眾人眉頭緊蹙思索片刻後由程昱首先開口回應:
【簡化內容】
於是,經過一番商議,群臣提出了不同方案。
最終,他們達成一致:必須利用時機巧妙應對當前局勢。
與此同時,曹操深知事態緊急,決不允許失去這塊戰略要地。
麵對即將到來的變化與挑戰,他決心儘全力確保自己能夠在這場爭霸中立於不敗之地。
於是,一係列針對益州的戰略部署迅速展開...
“主公,這太史慈我聽說過,乃是往昔江東最勇猛的大將,如今卻歸降了寇封。”
“但,從現在的陣容來看,雖然太史慈作為先鋒,薛仁貴才是真正統領全軍的主將。
在下認為不能輕視薛仁貴。”
“細數每次寇封的大戰,他總愛起用無名新秀,並且這些將領屢次出人意料地取得輝煌戰果!”
曹操聽了程昱的見解,微微點頭。
“說得不錯,看來這位薛仁貴也是個不容小覷的大將。
難怪人們常說江東、荊襄才俊輩出。”
“看到寇封近年培養了嶽飛、戚繼光、黃忠和甘寧這些傑出將領,真是令人感歎啊!”
其他眾將聽罷也都不由得臉色微變。
這話顯然在說自己這些人不夠出色。
的確,在這幾年與寇封作戰中從未獲勝過,確實慘烈。
北方百姓聽到寇封的名字連孩子都不再啼哭。
這時司馬懿接著說道:
“丞相,目前寇封派遣三萬大軍進攻漢中,而馬超似乎難以及時回援,不如我們先發製人?”
“漢中是益州的重要門戶。
一旦我們奪取漢中,日後寇封想要奪回必定需要費一番功夫。”
“但是,恐怕我們的軍隊進駐之後,張魯反而可能因壓力被迫投降寇封,那就得不償失了。”
隨著司馬懿的話音落,曹操眼中亮了起來。
然而聽到後半句,曹操心中不滿。
難道沒有更完美的解決方法嗎?這時賈詡淡淡道:
“丞相不必憂心,張魯與劉璋之間的仇恨可以追溯到劉焉時代,劉璋向寇封求助就是看準張魯不會袖手旁觀。”
“不出意外,張魯必定不願就此屈服,估計不久主公就能收到張魯的求援信。”文武官員們聞言陷入沉思。
賈詡果然高瞻遠矚!
就在賈詡話語落下之時,一小校前來向曹操拜報道:
“丞相,張魯派遣使者來請求丞相親領軍隊援救漢中,拯救那裡的百姓免遭殺戮。”
賈詡仍是淡然微笑,曹操卻是喜出望外,
“文和真是智謀過人!時間緊迫,各將領聽令,夏侯淵率領五萬軍馬為先鋒,即刻開赴漢中抵抗寇封。”
夏侯淵立即遵命行事。
賈詡接著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