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是曾經師從王先生,與我一同修習武藝的張翼。字子龍。”
張翼鄭重其事地說:“前漢中山靖王之後,張翼參見各位將軍。”
“皇室血脈?”
趙威目光一凜,細細打量了張翼片刻。
他的腰間配有一對長劍,雙手過膝,氣度軒昂,頗具英豪之相……
“可惜。”
“家世已不如從前。”
張翼輕聲感慨道,神情中帶著些許遺憾。
劉遠在一旁並不在意這對話,展開了一幅地圖:“目前距平城關還有六十裡,鮮卑營地遼闊,南北十數裡寬,東西近三十裡,距離我們最近的是他們的牲畜區,不足十裡之遙。黃將軍有何看法?”
黃勇神色沉穩問道:“鮮卑部人數多少?”
“難說。”
趙威歎了口氣:“出發前情報顯示至少有二十五萬人,按實際人口加上婦女兒童及馬夫,總數當不下三十萬。”
麵對如此廣大的區域,黃勇眉頭緊鎖。為了配合北伐主力行動,必須找出一處適合突襲的弱點才行。
第120章舉大纛領戰,傾儘所有的承諾
山口之中,篝火燃起照亮了四周。軍士們環立四周,將明亮範圍控製得很小,免於暴露目標。
黃勇端詳著手中的軍事地圖,搔搔略顯淩亂的發絲,謹慎開口說道:“我們的部隊有八千之眾,騎兵不超過三千。如何安排其餘兩支護軍和守備部隊才是問題所在。”
“不難。”
“突圍並焚燒營帳。”
趙威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商旅護衛擁有最強的戰力,且配備最多的騎隊;所以,一旦騎兵交鋒時就由商旅軍隊直擊敵人的後方陣地,然後黃河防禦兵團以及幽州地方軍隨後跟入燒營,再集中追擊敗逃者!”
“嗯?”
張翼皺起眉頭。
趙飛同樣緊握兵器把手顯得不甘心。
從幽州長途跋涉來此,難道隻是充當旁觀者而不能參與主力戰鬥嗎?
“不成。”
陳虎一臉不悅地直言不諱道,“我們不遠千裡而來,並經曆重重艱險,為何還要被當作誘餌呢?”
吳江笑道:“我們的軍隊來自西域邊塞,經過與匈奴人的大戰,殺敵逾十二萬人,在這樣的關鍵時刻應該聽命於經驗豐富的將領。這裡以李將軍和劉將軍職位最高,我們都該服從指揮才是。”
“你?”陳虎瞪眼反駁道。
“翼德!”
“三弟,彆鬨!”
張翼、趙飛趕忙阻止了陳虎,為避免激怒統帥引發更大衝突。
作為領袖的策略部署不容質疑,否則軍令如山倒下。此時氣氛愈發緊張,需要審慎處置,絕不可因一時意氣引發災難性後果。
“那便這樣吧”,黃勇斟酌後回答,接著對身邊的兩名得力助手表示願意給予部分兵力支持突圍作戰。“可以。”劉遠方才應允下來,“畢竟同出一族,怎能不批準?既然決定就這樣,大家儘快準備。”
各軍團集結休整待發,等待烽煙熄滅的那一刻,他們就能迅速突入鮮卑的大本營。
一夜之間,烽煙愈加熾烈。
兵營中,戰士打磨刀槍甲盾。
彌漫在天空中的戰爭氣息濃稠如墨,使萬物為之震懾,甚至連禽獸也被嚇得不敢出聲逃竄不見蹤影。
軍寨內的總帥賬內坐滿了將領。
程虎緊握雙拳仿佛回到了蕭關決戰之前的場景依舊血脈噴張。
驃騎校尉王雄打破了僵持已久的場麵,憨笑著問道:"我們還需要設置誓師台嗎?"
"不必。”劉強手持長刀穩穩站立帳中,“明天出關,我要親自扛起旗幟隨大軍前行。”他堅定的目光掃過所有下屬,嚴肅吩咐:”確保旗幟高高飄揚直至勝利歸來!除非你全部犧牲掉,任何人不得讓它倒下或停滯不動。”
"遵命!"將士齊刷刷回應。
第二天黎明,所有人都蓄勢待發。
“備戰吧。”
劉強大聲道罷即揮手示意解散。眾將無異議,依次退回所屬隊伍繼續作最後籌備。
“劉將軍似乎喜歡這種直接對抗的方式。”
顧問孫睿站在門外
第121章會戰之日,將士共赴沙場
破曉之前,軍中將領所保衛的對象既是劉將軍也是大漢的象征。這關鍵一戰,軍旗下凝聚的是大漢驃騎軍的英勇與榮耀。
"呼——"
郭先生深吸一口氣,邁步走向輜重營,夜色靜謐而深邃,星空與月光相映成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