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這一番話,周文心中暗自記下了劉備這個名字,能得到顧辰如此重視的人確實少見。
現在的長沙已殘破不堪猶如一塊香甜誘人的肥肉,在劉表和孫策之間讓人垂涎欲滴。
顧辰對著身邊隨侍問道:“諸位誰能擔任鎮守長沙的大任?”
聞聲後的周文陷入了短暫思考狀態,這樣關鍵的戰略地點隻有最忠誠又能征善戰之人可承擔職責。
勇將丁飛倒是不錯人選之一,其部隊現駐紮分散於長沙各個區域,然而這樣一來廬江一帶防守水軍力量就更加單薄了。
至於王虎雖勇氣十足,不過尚缺乏獨當一麵帶領大軍的經驗且不適合最佳選薦。
因此,顧辰果斷宣布了他的計劃,“我認為由鄭剛出任長沙太守,同時讓馬騰召集各地區士兵組建第四軍部署在此。”他轉向周文補充說道。
見對方仍舊沉思,他又繼續解釋道:“讓鄭剛專注民事事務,如地方官僚任命稅收儲備等工作以管理本地行政事務;而軍事方麵則完全交托給善於統兵打仗的馬騰,讓他專責操練及防禦準備。”
對此建議得到周文肯定回答:“此舉可行,眼下我們可重用之人才有限。隻要有掌控軍隊實權的能力,即便放任一些新近投降者參與地方政務亦無妨。”
隨後顧辰便命令身邊的侍從,“速傳鄭剛前來相見!”
片刻之後,帶著千餘名援軍到來的鄭剛快步奔至城頭,恭敬作揖道:“末將鄭剛叩見州牧大人。”
緊接著一場關於治理策略的對話隨即開始……
待所有安排完成後顧辰啟程回到廬江郡皖縣暫時駐紮,並且繼續靜觀其變等待曹操方麵的行動。
正如蘇靜文所說,整個刺史府除了一個年邁的仆婦,再無其他女性,因為李辰不喜歡被拘束,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就沒有留下任何年輕女子。
那個女乞丐淚眼婆娑地望著李辰,在地上長跪不起,說道:“大人,我能做很多事情,請您收留我吧。我不要求任何回報,隻希望能有口飯吃、有件衣穿就行。”
對於敵人,李辰能夠毫不手軟,但麵對泣不成聲的柔弱女子,他卻顯得毫無辦法。
“行了,彆哭了。先起來,暫時去刺史府幫工吧。”
那名乞丐心中一陣狂喜,趕緊磕頭致謝,隨後跟隨在李辰身後的人群離開。
近期九江地區發生了騷亂。這些難民不知道是自發前往廬江郡,還是由王浩刻意安排的,然而對於李辰而言,無論如何都是積累利益的好機會。因此韓德輝立刻建議在皖縣建立慈善莊以吸引難民投靠,至今已經有近千人到達皖縣,並安置在流動難民營中。
但在十一月中旬,一匹快馬奔馳至皖縣,徹底打亂了李辰原本平靜的生活。
在刺史府書房裡,一名滿身風塵的大漢彎腰向李辰行禮:“大人的提醒至關重要,我是張常公派遣來的特彆信使,奉命彙報重大情報。”
張常?這可是那位前幾日前來廬江郡宣讀皇帝詔書的太監。那時李辰還特意送了不少禮物給他。
李辰語氣低沉地詢問道:“原來你是張公派來的使者,請問有什麼事情需要傳達?”
大漢畢恭畢敬地答道:“不是具體指令。隻是張公讓州牧大人提前做好準備——丞相王浩正計劃冊封州牧為後將軍職位,一起接受朝廷號召征討林超!”
"後將軍?”
李辰心下一驚。這是何等毒計,擺明了是讓曆史重蹈覆轍啊。過去周全就是通過這個職位積累實力後逐漸消亡。
李辰搖了搖頭,“憑我何德何能擔當如此重任?煩請轉達我的謝意,我立即上表認罪並將自行貶降為普通刺史。這後將軍之職,萬萬受之有愧。”
那男子又補充說:“即便拒絕這一頭銜,還有一件更重要的消息。有人將到此地接替您的管理位置。”
聽到這裡,李辰不由自主倒吸一口涼氣。“什麼人要來?”
那人緩緩回話,“朝中大員陳遠,因為在許昌推崇閣下撰寫的社會準則引發與丞相的矛盾。盛怒之下的丞相當即將其削官為廬江刺史,目前尚待返回京城後的正式命令公布執行。”
提到陳遠這個名字,李辰心中咯噔一下,絕不可以讓他涉足本地政務。此人雖然學術水平頗高、口碑極佳,卻完全不懂得如何治理國家事務。他對政治充滿理想化的認知,在實際操作中根本無法應對複雜的局麵。
公元217年,當薑維襲擊青州時,守衛部隊損失慘重隻剩數百名戰士仍在戰鬥。箭矢密集如雨落下,城內敵軍幾乎兵刃相對,而陳遠仍然安坐在書桌旁閱讀經典,鎮定自若地笑談不輟。最終晚上城破時他匆忙逃離北方,並且家眷也被敵人全部俘獲帶走。
這種類型的領導者怎麼能掌權自己的戰略核心區域呢?所以必須設法避免這樣的局麵發生才行。
李辰拱手向信使鄭重道謝“請代表我向貴人誠摯致謝。同時煩請捎信給我一句話,本人永遠感激這份恩情,決不敢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