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嚴冬已至_大秦:開局得到瑤池蟠桃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94章 嚴冬已至(1 / 2)

隨後,申大夫帶領大家來到水碓邊解釋道:“與傳統腳碓相比,這是連機水碓,采用立式水輪驅動模式,隻需一個輪子就可以運作四台水碓,功效遠超原先百倍不止!”

“請看這裡,這就是核心秘密!”

鄭內史湊近細瞧後,注意到水車內部的關鍵裝置——軸承與他常見馬車所使用的那種銅製結構有所不同,其瓦座之間多了許多小型圓柱體部件,看上去像由鋼鐵材質鑄成。

申大夫進一步介紹到:“這就是滾動軸承,采用多次鍛造精煉鋼材製作。比起之前的滑動軸承效率提升十倍以上,連續使用兩個月都無需維修更換!”

另一位曾經負責監造皇家工程的趙大人聽明白了之後附和說道:“就類似於我們運送沉重石塊時,在底部放置圓木滑軌的方式,成千上萬斤重的石料,僅靠幾個苦役就能輕鬆拉動。”

眾人聽後紛紛稱讚,繼續參觀過程中還看到了幾組齒輪聯動係統帶動的巨大石碾也在高速轉動,配合外部的動力裝置將蒸煮好的原料粉碎並製出均勻漿液。

有工匠源源不斷地將蒸煮完畢的竹料投入石磨,再經由其特殊雕刻紋路處理成為適宜的造紙漿液,然後緩緩從下麵流至收集處。

蒙將軍疑惑問道:“這紙漿直接攤鋪晾曬後即可供書寫之用了麼?”

申大夫搖頭回應道:“尚不能直接使用

接下來,他提出了一個主張:家中藏有《林律》者可免小罪一次,並且簡單介紹了一下雕版印刷的相關知識。

不出所料,最先站出來的便是禦史大夫趙齊。

“陛下,臣認為此法不妥!”趙齊拱手說道,“林律為國之根本,豈能輕易授予百姓?請陛下三思。”

還沒等張恒開口回應,夏然就向前一步,先對張恒行禮,隨後轉向趙齊說道:“禦史大夫言之有誤。”

“當年衛鞅修建雍都宮殿時,在宮門外設立冀闕。冀即記,用於頒布法令。此舉意在讓國人知法,方能守法。”

蕭遠搖了搖頭說:“讓百姓懂法,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夏然轉頭打斷道:“廷尉此話又錯了。難就不要做了嗎?”

“衛鞅曾說:故聖人治千萬民以安天下,因此隻靠智者理解後才讓他人明白的道理,不適合作為法律,因為百姓並非人人聰明。需要賢者理解後再去教導的道理,也不適合作為法律,因為百姓未必人人賢德。所以聖人為法令時必須讓人明白易曉,確定名分,無論愚智都能了解。”

“況且依林律規定,亭長作為官府鬥食小吏,應手持二尺木牘向百姓宣告法規。然而由於亭長水平不一,百姓雖對法律有所了解,但並不全麵。”

“因此百姓對了解林律全貌的願望,如同大旱盼甘霖!”

“陛下的決定順應民心,古之聖人也難以超越!”

夏然講完還不忘稱讚了一句。

趙齊依舊嘴硬地說道:“人的本性是惡的!如果將林律頒布各地,必定有狡猾之人鑽空子破壞法則,到時候該怎麼辦?”

張恒心中暗暗點頭,趙齊的說法也有幾分道理,這種訟棍在後世見多了。

不過等等……雖然秦用法治治天下,但執行的人畢竟還是人,最終裁決依然由人類做出,所謂訟棍大多是與執法者狼狽為奸之人。

於是他聽到夏然大笑一聲,接著說道:

“衛鞅說:官員認識到百姓知道法令後,就不敢非法對待他們,而民眾不敢犯法冒犯官員。遇到官府不符合法律處理時,可詢問法官,法官則以法律規定告知,百姓則以此反駁官府。官員得知這一情況後就不敢非法對待百姓,民眾自然也不敢輕易違法!”

“人人都懂法律,官吏才不會非法待人,這樣才能保障民眾權益、維持社會公正。”

“至於奸猾之人,依法懲處就行!”

不愧辯論名家……張恒看趙齊無語,心裡想起注解說過:養馬若依靠養馬人相互監督,則利益相同會彼此掩蓋過錯。如果能讓馬直接講話,以馬來監控養馬人……

眾人都沉默了片刻,趙良看向張恒問道:“不知陛下想刊行哪類法規?”

林律複雜包含《田令》、《苑律》、《庫律》、《幣金律》、《關口市井律》等,全數印製成本極昂,估計沒多少平民負擔得起。

張恒微笑著說:“隻刊行與普通百姓相關的民律部分,朕召集幾位精於律法的獄掾對常發案件作出解釋,並附加供參考的實際案例分析。刻板這幾日就可以準備完畢。”

趙良聽完閉目不語,今日張恒顯然是早有籌備。

在趙良看來,夏然滔滔不絕並非出於臨時構思,而是事先就串通好的策略。

原以為張恒會高談闊論地宣稱全部頒布林律。

那樣尚存轉機。

根據林律規定,官家子弟可以在學堂學習法律知識以求取功名。如果推行全部法律,則這些學生自然成了反對勢力。

因知識被少數人壟斷才能維護家族世代為官地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惜,趙良暗歎了一聲:陛下這幾年究竟經曆了什麼?


最新小说: 老爸,魔都大小姐怎麼全是病嬌啊 綜影漫鹹魚躺平了 矢車菊魔女 無解之道 總華探長死了,我是港警一哥! 新婚立規矩?砸婚房改嫁年代大佬 錦鯉小仙女的人間日常 離婚OK啦,但公公婆婆必須歸我 妃惑宮城之鳳華絕代 我去明末救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