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下我們的重點是恢複元氣。”
“至於大耳賊,就讓他先得意一陣,將來再對付他不遲。”
看到袁紹能夠如此冷靜,審配暗鬆了一口氣。
這時。
文醜上前一步,抱拳道:“大王能夠隱忍,真是咱們魏國的大幸。”
“可是我擔心,那大耳賊未必會給我們機會喘息。”
“如果我們的力量還沒恢複,他就帶兵來攻打我們,怎麼辦呢?”
這番話讓袁紹剛舒展開的眉頭再次皺了起來。
官渡之戰傷亡慘重,十五萬大軍最後能逃回河北的不到七萬人。
再加上袁熙的軍隊以及四州留守的部隊,現在勉強有十三四萬可用的人馬。
真正能用在黃河邊防線上對抗齊軍的部隊,最多也就九萬多點。
根據間諜提供的情報,要是劉備真的打算渡河北伐,他可以動用的兵力至少得二十萬左右。
以九萬人去抵擋對方二十萬人進攻,並守住黃河防線,實在是很困難的事情。
“子勤說得很對,恐怕大耳賊不會給我們休養生息的時間啊...”袁紹的表情變得凝重起來,轉頭看向審配:“正南,假如真如子勤所說,大耳賊提前攻打我們,你覺得該如何應對?”
麵對這個問題,審配額頭上開始出汗,一時之間說不出解決辦法。
儘管他是宰相,在郭圖等人去世後靠經驗成了首席謀士的位置,但實際上論智慧並不是特彆強。
對於這種難題,他也一時找不出好辦法。
“請容許我再考慮一下...”審配隻好暫時找個借口敷衍過去。
袁紹眼裡閃過失望之色,接著又將目光移向其他謀士身上。
為彌補人才損失,之前他從北方各地邀請了許多新麵孔加入自己的團隊,不僅為了彌補缺失的人才,也是想進一步拉攏當地豪強以穩定人心。
環視四周,他注意到一個年輕人,“司馬仲達,聽說你有個‘智狐’的外號,是河北年輕一代裡的佼佼者。”
“你有什麼建議?我很想聽聽。”
眾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這位年輕的謀士上。
司馬懿來自河內司馬家族,是知名學者司馬防的次子。
之前他的哥哥司馬朗跟隨著曹操去了關中,並成為了秦國的大臣。
雖然袁紹對此心存不滿,但並沒有對司馬懿做什麼不利之事,還曾幾次嘗試招攬他入幕。
然而每次都被司馬懿以健康狀況不佳的理由婉拒了。
直到最近袁紹敗退之後,司馬懿卻主動請求為他效力。
因此,袁紹任命其為侍郎,以便直接聽命於自己左右。
見審配無良策可言,袁紹便寄希望於這位年輕才俊身上。
聽到提問,司馬懿似乎早已有了主意,鎮定地走上前。
“我有一個‘引禍西遷’的計謀,或許可以幫大王爭取時間恢複實力!”
“引禍西遷?”袁紹眼前一亮。
“具體是怎麼操作呢?”他急切地追問著。
所有人都看向了司馬懿。
“目前三國之中,以齊最為強勢。
如果我們能讓劉備先攻擊弱小的秦國而非直接針對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