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華強派遣法正和黃忠,跟隨王門一起夜訪公孫瓚的大營。
黃忠武功高強,由他保護法正,蔣華強更放心。
聽完法正的自我介紹,公孫瓚眉頭緊鎖。
董卓軍可是敵人。
敵人要與他做買賣,能是什麼好事?
看著公孫瓚皺眉的模樣,法正笑道:
“公孫將軍,如果我沒猜錯的話。”
“你之所以帶著軍隊離開聯軍大營,”
“應該是想要借糧草吧?結果那群關東諸侯沒答應?”
被說中心思,公孫瓚冷冷說道:
“是又怎樣?”
“難道你能給我糧草?”
話音剛落,法正大笑道:
“公孫將軍果然聰明。”
“你說得沒錯,我可以提供糧草。”
“這些糧草多到你用很久都用不完!”
公孫瓚倒吸一口涼氣。
雖然直覺告訴他,法正可能是在騙他。
但此刻,他實在需要這些糧草。
沒有糧草,他甚至連怎麼回幽州都成問題。
因此,即便法正是董卓軍的人,公孫瓚心裡也像被貓爪撓似的,迫切想知道糧草從何而來。
“公孫將軍,其實你早該知道的。”
“袁紹之所以拉你參加聯軍,不過是想利用你。”
“如果聯軍攻下洛陽,我相信下一個動手的就是你公孫伯珪。”
“我和文韜先生都很疑惑。”
“為什麼你會和這群關東諸侯混在一起?”
“你原本是一名鎮守邊界的鐵血戰士!”
“如果沒有動蕩的時代,你可能會成為像衛青、霍去病那樣的英雄。”
“戰亂開始後,你的雄心促使你與袁紹爭奪河北四州。”
“但你真的比不上袁紹嗎?”
“界橋戰役之前,你氣勢如虹,甚至讓他主動派人來找你講和。”
“界橋之戰後,儘管白馬義從全軍覆沒在先登死士手中,但幽州的悍將還在!”
“有著鐵膽的你,仍舊可以指揮他們在東光擊潰三十萬青州黃巾軍!”
“但是,在戰鬥中你發現。”
“不管你怎樣拚搏,似乎總是贏不了袁紹。”
“他的士兵源源不斷,就像那奔流不息的黃河,越打越多!”
“而你呢?”
“幽州精兵每失去一個就是少了一個兄弟。”
“每一位將士,都是與你同生共死的好兄弟。”
“可是你隻能無可奈何地看著他們在袁軍刀下倒下。”
“你覺得這是因為雙方的經濟實力相差懸殊所致。”
“因此,你希望能夠得到自己名義上的上級——幽州牧劉虞的支持,多給一些糧草和資金。”
“隻有這樣,你才能彌補與袁紹之間的經濟差距。”
“然而,劉虞並沒有理會你的請求。”
“反而和袁紹串通起來,並把你視為叛逆。”
“憤怒之下,你殺了劉虞。”
“他麾下的士兵得知這一消息後,大多數都跑去投奔了袁紹。”
“事情的發展跟你原先設想的完全不同。”
“與此同時,你治下的地方人心惶恐。”
“越來越多的幽州名門望族和富戶決定歸順袁紹。”
“直到袁紹派使者建議你一起對抗聯軍,這種混亂的局麵才暫時停止。”
“公孫將軍啊,難道你還覺得自己不如袁紹嗎?”
“真正輸掉的不是你!”
“輸掉的是你出身的家庭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