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群三番五次向曹操舉報郭嘉不守禮法,希望曹操治他的罪,可郭嘉與曹操私交極深,每次最後都是無疾而終。
而這時候郭嘉剛來沒多久,陳群就好像看見冤家一樣,一有機會就開口責難。對陳群的責難理都不理,曹操反倒對郭嘉的想法有些興趣,笑著問:“奉孝,乾脆說得清楚點,你講講看,你想的是個什麼賭局?”
有曹操撐腰,郭嘉又猛灌了一口酒,回答道:“主公現在如果立刻撤兵回豫州,恐怕以後再也沒有機會拿下徐州了。”
“可要是繼續打下去,單靠妙才將軍和他的隊伍,恐怕打不過蔣文韜。”
“但其實除了退兵,還有另外一個法子能解決眼前的困局。”
“主公不妨向袁本初求援,請他派兵支援。”
“唇亡齒寒的道理,他不是不懂。”
“不過袁本初的兵力該怎麼用,這就得主公自己拿主意了。”
“如果你把袁紹派來的人用在守住豫州上。”
“那我們主力就可以安心攻彭城。”
“可萬一袁紹的人和妙才將軍一起被蔣文韜打敗,情況就會非常被動。”
“反過來說。”
“如果你把袁紹的人用在彭城這邊。”
“那你就可以帶一部分隊伍回去幫忙,守住豫州。”
“隻不過這樣一來,攻彭城的難度也會直線上升。”
“畢竟,袁紹不會輕易讓自己的人馬去拚命,給我們去賣命。”
“這就是在下想的對策。”
“怎麼選,還得主公自己決定。”
郭嘉說完之後,曹操沒有說話。
其實。
郭嘉的計策聽起來很高大上。
但說白了也不難理解。
重點就在於怎麼使用袁紹派來的援軍。
現在的局勢相當於豫州和徐州兩邊都打得火熱。
單靠曹操自己的兵,根本撐不住兩邊的戰鬥。
所以才需要袁紹出兵幫忙。
不過袁紹最多也隻能支援一個方向。
不是去豫州戰場,就是去彭城戰場。
如果袁紹派兵去豫州,曹操就可以專心帶著主力攻打彭城。
相反,要是袁紹去幫忙打彭城,那曹操就得調出一部分兵力回去增援夏侯淵。
兩個方向,會導致完全不一樣的結果。
可是對曹操來說。
這次恐怕是拿下徐州的唯一機會!
相比之下,袁紹的手下畢竟不是自己的人,哪有曹操自己的兵來得靠得住。
隻有曹操的主力親自圍攻彭城,才有最大的希望把它打下來!
但也正因為這樣。
如果堅持繼續攻城,豫州戰場上的夏侯淵隻能交給袁紹來救。
這是一個讓人頭疼的選擇。
隻要一選錯,很可能徐州和豫州全都沒了!
最後。
利益和野心壓倒了一切。
曹操做出了決定——不撤軍,繼續圍攻彭城。
把夏侯淵那邊的希望,寄托在袁紹身上。
賭徒的心理就是如此,隻要贏了,就能賺大了。
可要是輸了,分分鐘就輸得底褲都不剩。
曆史上曹操贏過很多回。
可現在情況早就不一樣了。
幸運這玩意,怎麼可能一直偏向一個人?
……
冀州,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