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那日於雷劫消散的焦土上相遇,秦無幽便以一種微妙的方式,跟隨在了帝俊的身側。
這也並非貿然的依附,而是秦無幽深思熟慮之後的考量。
帝俊,作為此方天地孕育的第一位先天神靈,其身便是天道規則的顯化之一,行走坐臥皆暗合大道玄機。
靠近他,就如同靠近了這方世界最本源的脈搏,能夠更清晰地感知那些尚在孕育、不斷演變的天地法則。
對於秦無幽這個來自後世、身負迥異輪回本源的“異數”而言,這無疑是快速適應、乃至理解這片神古天地的最佳途徑。
他需要弄清楚這裡的規則,需要明白自己為何會引來天劫,更需要探尋人皇所說的“答案”究竟藏於何處。
帝俊對於秦無幽的跟隨,起初並未明確表態,那雙洞察萬象的眼眸中時常帶著審視。
他看不透秦無幽的麵容,感知到他身上那股既熟悉又陌生的力量波動,這讓他對這個突然出現的“異類”充滿了好奇。
但秦無幽始終保持著距離與恭敬,不言不語,隻是靜靜地跟隨,如同一個沉默的影子。
他收斂了自身所有的氣息,將幽冥和青蓮世界真形與輪回本源深藏於聖府最深處,隻以最純粹的肉身與神識,去感受、去體悟帝俊周身自然流轉的那份先天道韻。
時光在這片法則未定的天地中,似乎流逝得格外迅猛,又似乎格外緩慢。
百年光陰,彈指而過。
這百年間,秦無幽如同一個緘默的觀察者,見證了這片天地堪稱翻天覆地的劇變。
跟隨帝俊,他們踏過初生的蠻荒大地,見過地火風水尚未完全平息的混沌區域,也到過法則相對穩定、開始孕育出奇異生命的綠洲。
最大的變化,來自於天空與大地本身。
那原本渾濁的灰黃色天幕,逐漸變得清朗和高遠。
雖然依舊沒有日月星辰,但已有光暗交替的雛形,一些先天清靈之氣上升,開始構築出更加穩定的蒼穹結構,這便是最初的“天”之雛形。
秦無幽能感覺到,有越來越多強大的意識,正在那蒼穹深處、法則交織的核心之地孕育、誕生。
他們便是繼帝俊之後,天道衍化出的其他先天神靈,生而執掌部分權柄,如風雨,如雷電,如山川,如四季……祂們的氣息或威嚴,或狂暴,或縹緲,共同構成了早期神族的譜係。
而大地之上,變化同樣驚人。
焦黑與暗紅逐漸被肥沃的土壤與青翠的植被覆蓋,江河湖海初步定型,奔流不息。
除了最早出現的、形態各異的先天神獸、蠻荒巨擘,各種後天生靈也開始大量繁衍。
其中,尤以“人”這一族群的崛起,最為引人注目。
秦無幽曾隨帝俊遠遠眺望過一些人族的聚落。他們已不再是百年前那般僅僅掙紮求存的微小部落,而是形成了規模更大的氏族和城邦,甚至出現了早期王朝的雛形。
然而,繁榮的背後,是日益尖銳的矛盾與森嚴的壁壘。
先天神靈高居於不斷完善的“天”之領域,視大地萬靈為芻狗,偶爾降下神諭或懲戒,全憑喜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