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斌都以為聽錯了,不是吧,要不要這麼變態,按這個說法的話,現在東陵縣最紅火的公司都是陳平波一手弄出來的。
他前邊一直以為農機公司是內部為了自救而做出來的,現在看來自己錯的厲害啊。
李榮和丁君祥也看出張斌臉上的錯愕。
副縣長丁君祥跟張斌解釋道。
“張處長,這個還真是如此,沒有故意往書記身上按政績。
當初書記帶著我上燕京財政部要經費,第一個要做到就是農機小型化和打火機產業。
那時候縣裡對比現在的情況,按照書記說的,就差去要飯了,窮的跟鬼一樣。”
張斌聽丁君祥的話也是一笑,不說話說的也沒錯。
陳平波無論是在燕京的工商局還是在飛翔實業,都沒有缺錢過,飛翔實業早期也有地給他賣。
後邊又直接到體改委,體改委雖然也缺錢,不過是缺乏大錢,實際上能調配的資源他計委都趕不上。
一番對比下來,那東陵縣確實就是窮的跟鬼一樣,想賣地都沒人要。
“他到也沒說錯,他以前的單位都不缺錢,到這邊來他想不搞企業都沒辦法。
想要收稅都沒辦法,不知道跟誰收去,想招商的話,說句打擊你們的話。
現在沿海的地方都在大力招商,給的條件跟你們差不多,外資和其他外商很難選擇你們這裡。
甚至我在的市也是沿海,都要麵臨其他地方的競爭,招商上真的很不容易。
尤其是大型企業,我們地方政府反而是弱勢的一方。”
一說起這個,張斌也是一陣唏噓,現在招商大家都是各顯神通,哪怕落到自己的市裡,各區也是要去爭。
一家大型企業帶來的效果實在太大了,不僅僅是就業問題,還能抬高周邊的地價,要是當地本身沒什麼企業,完全就是一個企業盤活一座城市。
這也是很多的地方,為什麼對一家汙染性企業那麼容忍的原因。
你要是把企業趕走了,當地的稅收和就業怎麼辦?領導也很無奈,隻能不斷的拖,拖到換屆自己換地方,留給下一任去頭疼。
“張處長說的對,我們書記也是這樣說的。
我們又地處邊遠,所有要想辦法自救,不能老是乾等著投資商的到來。
書記說當初紅軍長征玩,在那樣的環境下都有紅泥灣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我們現在條件比那時候好多了,怎麼還能越活越回去。
要求我們兩條腿走路,招商也要招,但是自己也要學會創業,給政府尋求一條新出路!
說起來我最占便宜,一切都是書記做起來的,我直接吃現成的!”
說完丁君祥就笑起來,當初書記找的可不是自己,結果當時的常務副縣長待價而沽,讓自己這個小透明直接撿便宜。
有時候選擇真的大於努力,他就是赤裸裸的現實例子。
張斌沒有回丁君祥這話,他不想牽扯東陵縣的政治問題,他的路不在這裡。
他回到燕京之後,能不能拿到正處長,他是沒有什麼信心的,他掛職的成績隻能算是一般般,沒什麼亮眼的地方。
反倒是他自己在掛職之中成長很多,對於處理事情都能力上成熟了很多。
也懂得了,很多時候領導對他說,還得鍛煉鍛煉的意思。
他經過鍛煉確實明白了很多以前的事情,不再用以前的眼光看待事物,甚至很多以前他覺得陳平波很蠢的操作,現在回想起來,陳平波比早成熟很多。
“聽說你們還開始轉攻摩托車和三輪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