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藝之人我最是看重,待遇隻會比將作監好,隨時歡迎各位投奔。”閻立本頓時大喜,與閻立德結伴而去了。
又與兩位小弟說起糧食種子一事,逛街溜鳥時注意著些土豆、玉米、紅薯的樣子,關注那些西域商人手中的貨物,但有相似,收購下來,會有大用。
看著全程不太言語的王玄策,秦浩笑道:“二弟,為兄豈是看重那些黃白之物的人,何必耿耿於懷呢,
分彆之際,兄有一言,二弟要切記。為兄知你曾經出使過外邦,看到這白疊子為兄就已知曉了,這東西真的非常重要,慢慢二弟就知道了,
你其實立了一功,隻是現今之人不知其重要性罷了。日後若是朝廷再派二弟出使外邦,一切當然自行決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唯有一事,為兄要交待於你,不可帶方士回長安,切記切記。”王玄策也不明白兄長為何強調此事,重重點頭,表示會記在心裡。
三人抱著一大堆禮物,不理房遺愛的白眼,與房遺玉有說有笑的回到相府,
張龍回家接眾女去製衣店,一時半會應該回不來接自己,便跟著兄妹二人進了府中。
因為喝了點酒,主動洗漱了一下,去掉些酒氣便又去找師父了。
房玄齡還沉浸在早上拜師禮上的驕傲之中,看到秦浩前來,臉上更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師父。”秦浩輕聲喚道,走進書房後恭敬地行了一禮。
房玄齡點點頭,示意秦浩坐下,說道:“正則啊,今日拜師禮後,天下人都知你是我弟子了,往後行事有不決之時可多問師父,不可莽撞了。”
秦浩連忙應道:“師父放心,徒兒定會小心謹慎的。”
房玄齡微微頷首,接著說道:“我觀你今日在拜師禮上的表現,倒是沉穩有禮,
不過學問一道,需持之以恒,不可有絲毫懈怠。你之前可有讀過哪些經典書籍?”
秦浩略一思索,回答道:“徒兒曾讀過儒家四書、五經、諸子百家;
佛學讀過四十二章經、楞伽經;
史類讀過左傳、戰國策、史記;
徒兒與師父從醫,醫書讀的最多,黃帝內經、名醫彆錄、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還有其他的;
兵法讀過孫子、六韜;百科讀過考工記、周髀算經,但都是觀之大略,還望師父多多教導。”
房玄齡微張著嘴,有點不想說話,這是收了個什麼妖孽,這還需要教導嗎?
“這些經典皆是學問之根基,你能廣為涉獵,確是不錯。日後更要深入研讀,領悟其中的精髓方可。”
他站起身來,走到書架前,看了一會也沒找出人家沒看過的書,
尷尬地抽出一本書遞給秦浩,說道:“這本《武德律》你可先拿去研讀,你方下山,對大唐律法恐有不詳之處,讀過此書,便能更好安身了。”
秦浩雙手接過書籍,如獲至寶般,感激地說道:“多謝師父賜書,徒兒一定認真研讀。”
房玄齡又坐回椅子上,語重心長地說:“學問不僅僅在於書本知識,更在於學以致用。你要多觀察世間萬物,思考其中的道理,將所學運用到實際之中。”
秦浩點頭稱是,表示一定會牢記師父的教誨。
一番教育過後,秦浩問起食邑與永業田分配一事。
房玄齡對徒弟的要求頗為不解,人家都要好田及富裕些的食邑,自己的這個徒弟隻要地方大,總是覺得自己還是不太了解徒弟的想法,
叫過家中管事遞了個條讓送與戶部戴大人,怎麼說呢,這種忙是對朝廷有利的,幫都幫的理直氣壯,也不禁有些苦笑。
兩人又交談了一會兒,秦浩對房玄齡的為人更加欽佩。這時,外麵傳來了張龍的聲音,看來是忙完了來接秦浩了。
秦浩起身向房玄齡告辭,又叮囑師父酒定要少喝,茶水隻需用開水衝泡即可,不要再喝那種黑黑的茶湯了,
與張龍匆匆離開了房府,路上得知是高公公來尋自己,不禁好奇李世民不好好休息,找自己要乾什麼呢?
喜歡貞觀逆旅:歸鄉之途請大家收藏:()貞觀逆旅:歸鄉之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