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靈旌漫卷三軍淚,朝議掀開二相仇_貞觀逆旅:歸鄉之途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貞觀逆旅:歸鄉之途 > 第487章 靈旌漫卷三軍淚,朝議掀開二相仇

第487章 靈旌漫卷三軍淚,朝議掀開二相仇(1 / 2)

這一夜的雪出奇的大,街上的積雪掩蓋了士兵的腳步和馬蹄聲,當士兵們衝進張亮後院的臥房中,李氏仰倒在床上,眼睛死死的盯著踹門而入的士兵,程公穎則瞬間癱軟在了李氏身上。

士兵們麵麵相覷,不知道是直接上前擒拿,還是等他們做完好事,隊正哈哈大笑:“兄弟們大晚上的挨凍受累,也給他們點福利,沒想到張亮牢中啃冷饃,夫人在家添新丁,哈哈哈,國公府的花樣就是不一般。”

韋府、蘇府、杜府、崔府、許府一樣的雞飛狗跳之聲,許敬宗最是震驚,永業田還沒到手,前一秒還在天堂,下一刻便鑽進了地獄,看著被單獨帶走的兒媳,許敬宗破口大罵起許昂這個不孝子來,

薛府、柴府沒有闖入,隻有士兵把守府門,隔絕了與外麵的聯係,李治終究還是給了丹陽姑姑和巴陵妹妹留了些體麵。

百騎司按照審訊中蘇勖的交待,深夜出城搜尋東宮製造爆炸之物的工坊,卻早已人去樓空,現場隻尋到了一些剩餘的硫磺,卻沒有配方。

臘月初一,李大亮接替張亮的工部尚書一職,高季輔接替韋挺的吏部尚書一職,接下來李治平靜的將昨夜的東宮叛亂公之於眾,朝堂之上一片吸氣之聲,先回想起的是東宮的那聲天雷,隨即便是一片聲討。

房玄齡出列請旨刑部、大理寺、禦史台共同審理魏王謀反一案,眾臣都心知肚明,一場大洗禮即將來臨。

三場婚禮低調至極的完成,讓人完全感受不出這是公主出嫁,可程處默三人知曉,這是大哥為自己爭取來的,否則自己這五品以上的官又要多等三年。

甲二策馬穿過落雪的街巷,長樂孤兒院青瓦上的冰棱垂著冷光,一個衰弱的幼童被帶到了麵前,甲二看著眼前長相白皙、單眼皮,黑頭發的孩子點了點頭。

“可是高念恩?”他蹲下身,從袖中掏出塊芝麻糖,高念恩攥著一小撮饅頭的手懸在半空,一隻小鳥飛了過來將其叼走,顯然這種情況不止一次發生,然後用烏溜溜的眼珠盯著糖塊,輕輕點頭。

春蘭掀開門簾走了進來,看著眼前的一幕:“你願意和我們走嗎?我們帶你去一個能學本事的地方。”

高念恩搖了搖頭:“阿耶說讓我在這裡等他,他回來後會帶我走的。”

“這孩子懂事得讓人心疼。”甲二往火盆裡添了塊炭,“在孤兒院裡竟先顧著喂鳥。”春蘭輕歎了口氣:“你的阿耶去了很遠很遠的地方,把你委托給了我們,往後你要和我們生活在一起,你看,這是你阿耶的掛墜,拿著吧!”

窗外的雪粒子撲打著窗紙,甲二推門出去時,聽見高念恩痛哭出聲:“我阿耶是不是死了?這個掛墜他從不離身的......”

臘月初八,臘日沐浴祈福,傍晚時分,儀仗隊伍入了京城,長孫無忌、李積、褚遂良匆匆進宮,太極殿後閣內哀幡低垂,檀香混著白燭氣息縈繞梁間,李治痛哭失聲。

“殿下,魏王謀反一案如今查得如何?牽連的官員可有定論?”

李治目光掃過一旁的褚遂良、李積:“證據確鑿,孤不知如何定奪,還需舅舅拿個主意。”

長孫無忌沉吟片刻:“既已歸案,便先不急,明日著禮部速擬先帝的喪儀規製,中書省籌備殿下的登基大典吧。”

次日朝堂,兩儀殿內鴉雀無聲,香爐青煙筆直,陛下既已返京卻沒有親臨早朝,而朝堂也改到了兩儀殿中,眾臣都預感到了一絲不祥的征兆。

長孫無忌立於禦階左側,手捧著明黃卷軸,目光掃過殿中神色各異的群臣;褚遂良垂眸撫須,李積銀須如雪卻挺直脊背,唯有秦浩站立一旁,眉頭輕皺,似在思索什麼事情。

“朕以菲薄,嗣守鴻基...特命太尉知政事長孫無忌、司空開府儀同三司李積、大將軍知門下省事秦浩、中書令褚遂良為顧命大臣....”

讀到太子治仁孝純深,當承大統時,李治撲通跪地,額頭重重磕在青磚上。

“然社稷雖安,仍需守成革新,軍國重事務必谘稟四臣共議......喪事從簡,以日易月。望太子謹記民為邦本,戒驕戒躁,遇疑事必問輔臣,逢急務當察民情。若能守貞觀之成法,開萬世之太平,朕於九泉之下,亦含笑矣!“

遺詔讀完,太極殿內死寂如墳,長孫無忌率先上前扶起李治:“殿下節哀,國不可一日無君,臣請太子即刻正位,方不負七廟重托,以安天下之心。“

李治緩緩起身垂首,麵現悲戚,心中卻有些五味雜陳:“遇疑事必問輔臣?”

“即刻設帷帳、香案、明器,百官著喪服待命,至於諸王...先帝骨肉至親,豈有不見最後一麵之理?臣建議疾詔皇子、諸王即刻交卸職權,返京奔喪。”

李治拭淚宣令:“傳孤旨意:著褚卿即刻擬就《哀冊文》,飛驛馳報十道。即日起:北衙六軍封閉九門,南衙十六衛輪值玄武門,五百裡加急傳書邊關,所有戰事暫行止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長孫無忌將李世民隨身的佩劍橫捧於李治麵前,殿中侍禦史立即高呼:“謹遵先帝遺命!“

次日,李治於太極殿東序登基,長孫無忌依照以權製禮,登基儀式縮減為半日,僅完成了告天、受璽、宣詔,改元永徽。

儀式結束後李治便脫下龍袍換回了斬衰,赤腳到了太極殿後閣哭臨。

段府,炭盆火光搖曳,映得段綸鋪開的賀表上的金粉字跡忽明忽暗。秦浩垂手立在身側,望著麟兒降世,祥瑞萬千幾字,沉聲說道:“嶽丈,還是算了吧!國喪期間不宜上這等奏表。先帝龍馭賓天未久,滿朝縞素,此時賀喜,小心被長孫無忌抓了把柄。”

段綸握著狼毫的手頓住:“陛下久未有子嗣,如今心願得償,我不過是想略表心意……”

話音未落,珠簾輕響,曇娘快步而入,神色有些焦急,蓮步輕移到秦浩的身旁,扯了扯他的衣袖,又轉向父親:“父親總是這般!如今新帝初立,朝局未穩,若是因此得罪了權臣,恐怕又要陷入風波。母親整日在佛堂為父親擔心,女兒實在不願見她再憂心忡忡。”

段綸蒼老的麵容閃過一絲無奈,重重歎了口氣,將賀表揉成一團擲進了炭盆,火苗騰地竄起,將金粉字跡燒作灰燼:“罷了罷了,是我糊塗。正則,你們兩個回去準備準備吧,三日後還要準備先帝小殮,也不知道那些皇子們能不能在二十七日內回京,怕又是一場動蕩啊!”

秦浩盯著段綸的眼睛:“嶽丈,我給長安送信之時,已給遠處的皇子送了信,否則定然趕不及回長安奔喪,此事我已與陛下說過,不過沒有對他人提及,嶽丈屆時莫要詫異便是,隻叮囑他們不要在禮節之上被人抓住把柄,讓一切都安安穩穩的過渡吧。”

段綸神情一愣,緩緩點了點頭:“正則還真是……陛下仁厚,必不忍見手足相殘,待梓宮奉安山陵,我這把老骨頭...也該退隱林泉了。”

三日後,李治發布了登基後的首道政令,減免賦稅、安撫地方,七日後,李治率百官在太極殿靈前祭奠,宣讀祭文,完成了孝子之責。

當聽聞段綸報知京郊驛館李惲的隊伍到達時,長孫無忌眼中閃過一絲陰鷙:“梁州與長安不遠,郯王竟花了這麼久才到長安,這是對先帝的大不敬。”隨即要求將李惲移出哭喪的隊列,段綸得知後,立即上奏李治,這才不了了之。

次日,李恪與李慎又同時到達驛館,長孫無忌霍然起身,萬分不解,與褚遂良相互對視:“登善,益州襄州離長安千裡之遙,此事透著蹊蹺,若無人事先通知,他們如何能這麼快便到達京城?”

褚遂良心有不忍:“太尉,我看還是算了吧,如今陛下已經登基,這些皇子已構不成威脅,而且蔣王與李佑雖是親兄弟,可其性格謹慎,好學有文采,雖政績平平但從無劣跡啊。”

長孫無忌伸手止住:“需得對諸皇子震懾一番,陛下性子軟弱,這等事隻能靠我們這些顧命大臣才行。”

褚遂良扯了扯嘴角:“司空定然不會與諸皇子接觸,那唯一能透出消息的便隻能是大將軍了,太尉還是三思啊!”

長孫無忌眉頭輕皺:“先帝讓我等輔佐陛下,秦將軍如此做法實屬不智,罷了,暫且如此,待先帝出殯後再做計較。”


最新小说: 綜漫:從問題少年到根源魔法師 無限地獄:被拘捕的靈魂 隨風遺留 成吉思汗的秘密 開局喜歡上清冷師尊,怎麼辦? 三角洲:保底必出紅,全球破防了 全民禦獸:從黑晶蛇開始成神 幻想者名單之浩月當空 重生1988:逆襲人生從寵妻開始 星鐵:小判官身邊的傀儡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