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安看得出那邪祟並不會立刻就要了郡王爺的性命,所以沒有第一時間找過去。
當然了,就算他當時就上門,不管恭郡王府和周卿關係如何,都不會貿然放自己進門。王府可不是誰都能隨意出入的。
哪怕如願進了府,自己這樣一個毛頭小子張嘴就是亂力亂神的胡話,隻怕也會被當場打出來。
現在有了鋪墊,是時候去一趟了。
且他也了解了一些恭郡王薑雲林的為人,雖然貴為皇親,但真的是一心為民。當初選擇支持當今,也是因為當今在一眾皇子中能力最為出眾,且心係百姓。
郡王和郡王世子算是純臣,並沒有和哪位皇子走的近,隻忠誠於皇帝一人。在政務上也隻站在對朝堂有利的那一邊。
整個朝堂矛盾最大的就是柳誠和周卿兩派人馬。郡王誰都不親近。
但相比於周卿的虛偽,郡王和世子顯然對直爽的柳誠支持的時候更多。
所以周子安雖然覺得已經鋪墊到位,還是先去了柳尚書府上,請他代為引薦。
周子安又特意選在休沐的前一天送上拜帖,並在拜帖中注明了事由。
柳誠現在對周子安可謂感激的不是一點點。
在接到周子安帖子的第一時間,就讓夫人安排第二天的膳食,並讓兒子和孫子都留在家中迎接客人。
當然也慎重的往郡王府送了親自寫的帖子,說明第二天會帶人前去拜訪。
第二天一早,周子安就到了柳誠府邸。
這一次門房早早就開了中門,在門口眺望。
老遠看見周子安從馬車上下來,就連忙吩咐人去稟告主子。
等周子安剛到門口,柳誠就和夫人還有兒子孫子都到了門口迎接,態度上也很是親切,完全和上一次的姿態不一樣。
一看見人,柳誠就大笑著開口:“賢侄來了,快請進。按理說,老夫應該親自登門一趟。不過最近家中事情繁雜,想著賢侄也是剛搬來不久,肯定有許多事物需要處理,就沒有貿然前去打擾。”
一邊說,一邊引著周子安走在自己身邊,兒子和孫子都跟在兩人身後。
柳誠的孫子和周子安差不多年齡,按理說周子安不應該讓柳誠的兒子走在自己的後麵。
但柳誠態度堅決,柳思謙也滿臉笑意的躬身退後,他也就不堅持了。
到了廳裡坐下,丫鬟就奉上了上好的茶水。
柳誠還是一臉笑意:“昨天聽聞賢侄要過來,老夫就讓人安排了上好的食材,今天一定要留在府裡用膳。”
看周子安要開口,緊接著說道:“老夫明白,今天賢侄有正事。放心,已經安排好了。郡王府已經接下了帖子,一會老夫就陪你一起過去,等將你引薦過後我再回來。”
“到王府後如果事情順利,很快就能回來,咱們就用個午膳。要是耽擱太長時間,就一起用晚膳。反正總是要吃飯的嘛。”
昨天他看見帖子上周子安想去郡王府,他第一時間就想到了纏綿病榻的郡王爺。再聯想到周子安一身的本事,估摸著可能就是這件事。
他沒有不識相的想跟著周子安一起去窺探王府的秘密,很多事情可不是他一個外人能摻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