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德順一路跟著去了學校。
金知峻是學校的教導主任。
他就把自家堂侄的事情給校長說了。
校長也是認識金德順的,自然也是笑著答應了。
金知峻又和三年級班主任說了情況,也和一年級的老師說了原因。
然後大丫和三丫,就被她們的班主任給帶進教室,給安排了座位,並向班裡的同學,介紹了她們的名字,今後要團結相處,好好學習。
都是農村小孩,都很純樸,得知她們的名字後,就有很多小孩上前自我介紹,說以後要和她們好好相處。
大丫和三丫也不氣餒,大大方方和同班同學玩到一起,更是虛心請教座位的前後左右同學,表示自己來的晚,不會的一定要請教他們。
農村的小孩都實在,一聽說好看又好相處的新同學要請教他們,個個都拍著胸脯,很講義氣,表示一定會幫助她們,決不藏私。
金德順兩間教室都跑了看,見大孫女和小孫女和班裡的同學相處的很好,也就放心了。
就去學校門旁的小店,給兩個孩子買了筆與本子,橡皮,鉛筆刀,文具盒等學習用品都給買了兩套。
買完,喜滋滋地就給兩個孩子送了去。
同班同學豔羨地看著金德順把東西送來,直誇大丫三丫有個好爺爺。
大丫三丫心裡美滋滋,內心下定決心,一定要認真學習,認真聽課,爭取考個好成績,領個獎狀回家回報爺爺。
一天隻上五節課。
上午三節半課,下午兩節。
由於老師都是農村的,家裡都有田地,一邊教課,一邊還要回家喂牛,喂豬,乾農活。
所以上課時間很少。
早上七點半,有值班老師打預備鈴,孩子們到校,不可在教室外玩耍,要早讀或者把沒完成的家庭作業給補寫好。
半個小時的時間,期間可以上廁所。
八點鐘正式上課,或一節語文課,或一節數學課,或連續兩節語文,或連續兩節數學。
但冬日,早讀時間就變成做廣播操的時間,四十分鐘。有十分鐘上廁所的時間。
八點二十正式上課,一節課四十五分鐘。下課休息十五分鐘,繼續上下一節課。
上午十一點零五下課放學。
用鐵錘敲打一個掛起來的鐵塊,鐵與鐵的撞擊聲,也清脆悅耳,能傳出兩裡地聲音。
回到家中,大丫和三丫表示老師上的課,她們都能聽懂。
下午兩點半上課,她們兩點鐘從家裡走,半個小時走到學校,寬寬有餘。
大丫覺得十分鐘就能跑到學校。
也就兩裡多路。
不過繞大路就遠點,三裡多。
走小路就近,莊稼地裡的小路。
晴天好走,陰雨天就難走。
下午兩節課,放學回家,太陽還高高掛在西邊的天上。
大丫覺得自己最好能幫家裡乾一點活,但是乾什麼好呢?
大丫想了想,確定給家裡添上一門收入才行。
家裡老弱病殘,除了地裡那點收入,交去公糧,若不是爺爺月月有補助,家裡又添了她們四口人,隻怕是過日子會緊顧緊。
一旦媽媽懷孕,又多了一個吃飯的。
大丫想來想去,決定拐豆腐讓傻爸爸去賣,省的他在家一天天沒事乾,就去把力氣貢獻給彆人家。
這家找他乾活,那家也找他乾活,高興管他一頓飯,不高興就把他給攆來家吃。
原因就是傻爸愛在莊子裡瞎轉悠。
冬日裡,農閒,村民若不外出找事做,就聚集在一起打紙牌,不來錢,但興貼紙條,或者是頂鞋底。
貼紙條,紙是個稀罕品。大多都是頂鞋底。
在誰家打牌,就會把家裡的舊鞋子,不管大人小孩的,都扒拉出一大堆。
看誰頂的多。
沒廣播,沒電視,打牌就是一種娛樂。
男人們聚在一起打牌,女人見到罵罵咧咧,家裡沒水了,沒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