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丫就讓所有人都回去吃飯。
曹明池也來了。
他今天也去賣魚了,賣完魚就和三丫一塊回來。
三丫割了六斤五花肉。
家裡有魚,有豆芽,有豆腐,三個菜了。
三丫又買了六斤排骨,買了十斤土豆,五斤海帶。
就又買了三塊錢九斤脆藕。
二人回來經過大棚,看到裡麵有十幾個人在忙碌,曹明池就決定回家幫三丫忙。
三丫估摸晌午得有三桌人。
準備炒六個菜,三葷三素。
三丫讓吳水秀燒熱水,把二斤海帶泡上。
她準備用一半的肉燒海帶。
三丫把菜刀在水缸口來回蹭有二十下。
她把清洗好的五花肉切成大小均勻薄薄的肉片,放在盆中備用。
吳水秀不喜歡掐魚,放在盆裡養的魚,自然是曹明池給清理出來,清洗乾淨後,用鹽、白酒、薑片醃製。
三丫把排骨焯水,六斤排骨燒出來分在三桌上,份量就沒有多少。
三丫又削了六個土豆,剁成土豆塊和排骨在一起燉。
等乾活的人都回來時,三丫也做好了飯菜。
看到金客兩口子都過來幫忙,那他家的孩子和金客的老爹也應該喊過來。
大丫提議,讓三丫盛些飯菜,讓金客送回家給四爺爺吃,讓他家的月月和冰冰都過來吃。
金客欣然同意。
當即就把三丫盛的一碗白米飯和一碗菜端回家去。
回來把兩隻碗端回,並把女兒和小兒子帶了過來。
他女兒上五年級,小兒子上三年級。
大兒子蜜蜜上初二,也在相廟中學住校。
小雙放學後,自己就跑過來了。
和雙胞胎一同寫了作業。
堂屋依然是兩桌人。
男人們圍坐在大桌邊。
金德喜和金德良坐在主位上。
其餘三麵,掛拐坐了十個人。
金誌與金客就是坐在四方大桌子的拐角處。
因著人多,大桌上主菜就用那種圓形的陶盆來裝菜。
菜不多量足。
有金德喜在,自然是要喝兩盅小酒的。
不多,在坐的每人兩小盅。
三丫就倒了兩盤子小京果(俗稱螞蚱腿),放在桌子兩邊,供他們都能夠得著,
又放了兩小碟鹽焗花生米。
這下子下酒菜就有了。
靠近門邊的小飯桌邊,圍坐著嚴母,嚴英,周如英及她的女兒和小兒子,還有大丫和三丫,七個人。
小雙和金旺雙胞胎,曹明池和金明吳水秀七個人在灶房裡吃。
吃飯間,不禁都誇讚三丫的廚藝好雲雲。
聞起來香,吃起來美味可口!
吃過飯,先拉了一趟黃瓜苗。
有了早上栽種的經驗,下午大夥乾起活來,就得心應手。
每個小弓棚裡秧苗大概有900株。
黃瓜苗相對要多些。
因為在西瓜小弓棚裡,除了西瓜苗,剩餘的泥塊裡就下了黃瓜苗,有二百八十株。
黃瓜大棚與豆角大棚,長與寬是相同的。
包外五十二米,淨內兩頭拋除丟下落腳的空地,起壟長是五十一米。
包外六米五的寬度,淨內隻有六米,起壟九十厘米的寬度,隻能起六壟。
因黃瓜與豆角都需要搭架子。
邊口的高度就影響搭架子的高度。
大丫就以水泥杆子為中心,在中間起了一壟地,九十厘米的寬度,在以中間壟為基礎,又在兩邊又各起一壟。
大丫打算隻栽三壟黃瓜。
邊口剩的地同樣可以點種其他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