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寒假,張建華幾乎天天都是兩點一線的生活。
每天往返於市圖書館和四合院之間,目的就是要在上大學之前,熟練掌握第一次垂釣的機械學知識,並將其轉化為符合當前發展的知識。
另外他開始係統整理學習杜卡迪雙v750摩托車技術資料,他認為這項技術實現之後,能大量賺取外彙。
他也可以因此獲得足夠多的功勞。
下午圖書館閉館後,他會回家輔導妹妹的功課。
……
1959年2月3日,臘月二十六。
“小華,怎麼又吃細糧?”下班回來後看到張建華煮了大米飯,王小蓮犯愁的說道。
“媽,我同學他爸在糧站工作,我找他買的糧食。”張建華撒了一個謊。
“如今糧食短缺,沒票還能買來糧食?”王小蓮疑惑的問道。
“媽,這要看誰買了,就是在有多大的困難,當官的也絕對餓不著。
我那同學學習一般,我經常幫他,其他不敢說,花錢買點糧食還是沒問題的。”張建華低聲說道。
王小蓮師舊社會過來的,見到過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現象,覺得如今雖然變好了,但也覺得當官的哪有不貪的。
因此,她根本沒有懷疑張建華說的。
“曉蘭,這件事你可不能說出去,彆人要是問上咱家吃啥……”
沒等母親說完,妹妹便道:“我知道,我就說咱家吃了玉米糊糊,粗糧窩窩。”
“嗯,知道就好。”母親摸了摸妹妹的頭,也加入了乾飯隊伍。
飯後。
“媽,我去中院了,待會要開全院大會。”張建華放下碗筷對母親王小蓮道。
“嗯,去吧。”她知道兒子的能耐,加之自家如今的身份,並沒有擔心。
若是易中海敢欺負自家,她敢抱上牌匾去軍區。
一到中院,張建華就看到了桌子的捐款箱,心想易中海這是把大家當成提款機了。
忽然,看到站在走廊裡的許大茂,他徑直走到對方跟前,故作疑惑的問道:“大茂哥,今天又給誰家捐款?”
許大茂不滿的說道:“還能是誰?賈家唄!”
“真是操蛋,早知如此我也想辦法搬出去了,加上今天已經是第五次給賈家捐款了。”鄰居趙強低聲嘟囔道。
“捐款全憑自願,難不成他們還敢強迫人不成?”張建華試探性的問道,他想看看眾人的反應。
“表麵上說是自願,其實和強迫差不多,現在是全院供著賈家。”另一位鄰居宋雲解釋道。
就在幾人聊天時,劉海忠宣布大會開始了。
“真是不好意思,這麼冷的天還把大家召集起來開會,我也是實在沒有辦法。”易中海歉意的對大家道。
“一大爺,有事您就說,咱們大家都能理解您的。”傻柱大聲說道。
四合院眾人對這已經見怪不怪了,一個個都沒有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