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華甚至在他身上看到了死寂,他有種很不好的預感。
不過這隻是他的感覺,因為他沒有把自己的感覺告訴任何人,反正母親和妹妹身邊都有人保護,傷害不到自己和家人,隨便他怎麼做。
若是真有事發生,就當看戲了。
現如今很多人的戾氣都非常大,整整批鬥了易中海三個多小時。
次日,剛剛舒緩的心情又不好了,剛到單位就收到一個不好的消息。
“張組長,廠裡不配合試驗t1100碳纖維的生產,在這樣下去,什麼時間才能進入量產。”孫旭抱怨道。
按照規劃原本的規劃,t1100碳纖維的研發工作1968年6月就能結束,緊接著就可以開始試生產了。
但因為種種原因,推遲了8個多月才完成研發,也難怪大家有怨言了。
“罷了,先停一停,等條件允許之後咱們在開始試驗。
我前段時間研究了一下高分子材料,咱們這段時間就互相交流學習吧。”張建華開口道。
既然不能試生產,那就學習其他相關材料學的知識,為下一步研發做準備。
孫旭看著張建華,真想打開他的腦袋看一看,為什麼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會這麼大,他怎麼什麼都懂。
“彆傻站著了,去收拾一家辦公室出來,以後就以上課為主,研發為輔。”張建華推了推發呆的孫旭。
“好的,我這就去。”孫旭急忙回答道,對他來說,能和張建華學習是一件很榮幸的事。
就這樣張建華一邊帶領大家學習,一邊注意著時局。
隻可惜事與願違,最終還是沒能等到好消息。
就這樣,又過了將近一年,張建華在將自己掌握的材料學知識教給大家之後,準備離開金屬材料研究所。
“建華同誌,你在材料上的天賦無人可比,就這麼放下材料去研發戰鬥機,我認為是人才的浪費?”李所長認真的說道。
“李所,t1100碳纖維早就研發成功了。
我掌握的其他材料學知識也教給大家了,也將自己關於其他特種金屬、高分子材料的任職告訴了大家,並就如何研發和大家進行了探討。
我認為在材料領域,已經基本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接下來就是為國鑄劍了。”張建華一臉鄭重地說道。
隨著t1100碳纖維研發成功,標誌著華國的材料技術已經遠遠超越了美蘇等國。
要知道,碳纖維材料和其他高分子、複合型材料之間多少還是有一些關聯的。
因為張建華在碳纖維方麵取得的成就,給其他相關材料的研發也帶來了巨大的啟發和推動,如今華國在材料方麵已經斷層領先各國。
而且由於他幾年一直堅持產學研相結合,通過耳濡目染,他團隊成員們的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若非他掌握著完備的技術材料,恐怕還真比不過他團隊的其他成員。
因此,在t1100碳纖維研發工作結束之後,張建華便決定放棄材料研究,轉入研發戰鬥機。
而且,他手裡的南天門計劃也是軍工的一部分,裡麵包含著華國從建國至2050年全部戰鬥機資料。
因此,在這個時候,開啟戰鬥機的研發工作無疑是最為合適的選擇。
“建華……”李所長似乎還想說些什麼,被張建華打斷他。
隻見他道:“李所,我知道自己如果繼續留在咱們這裡,肯定會備受尊敬。
但這麼做的意義其實並不大,國家這個時候最需要的反而是戰鬥機等軍事裝備。”
見張建華這麼說,李所長隻能同意他的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