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獎令下的烽火堅守
南京城的陰霾在委員長通電全國後稍有驅散,陽光艱難地穿透厚重雲層,灑在國府大樓的簷角。蔣介石坐在辦公桌前,望著窗外飄揚的青天白日旗,心中五味雜陳
。淞滬戰事膠著,每一刻都有無數將士在前線浴血,他深知,此時不僅要在戰略上布局,更要在士氣上鼓舞。
他提筆蘸墨,在宣紙上寫下嘉獎令的開頭:“我全體在外將士,自淞滬會戰打響以來,抱定犧牲之決心,以血肉之軀築成抵禦外侮之長城……”每一個字都似有千鈞重,他想起那些在前線奮戰的麵孔,從黃埔的熱血青年到久經沙場的將領,他們都是民族的脊梁。
與此同時,在蘊藻浜前線,張靈甫的305團已苦戰多日。陣地上硝煙未散,殘垣斷壁間,士兵們拖著疲憊的身軀修整。張靈甫倚著半截土牆,望著遠處日軍的營地,眼中透著堅毅與決絕。他腰間的手雷已所剩無幾,身邊的士兵也大多帶傷,但他們的眼神中沒有絲毫退縮。
副官一瘸一拐地跑來,手中拿著一份剛截獲的日軍情報:“團長,鬼子似乎在集結兵力,準備新一輪強攻。”張靈甫接過情報,仔細查看,眉頭緊皺:“通知各連,加強警戒,把能用的武器都準備好,就算拚到最後一人,也不能讓鬼子前進一步!”
此時,南京國府內,蔣介石的嘉獎令已寫成。他招來侍從,吩咐道:“立刻將這份嘉獎令傳達到各戰區,同時,通知後勤部門,務必保證前線彈藥的充足供應。”侍從領命而去,蔣介石又陷入沉思,他知道,嘉獎令隻是精神鼓舞,彈藥和物資的支援才是實打實的保障。
在上海的軍需倉庫,工作人員正忙碌地清點彈藥。一箱箱子彈、炮彈被整齊排列,準備運往淞滬前線。倉庫主管對著清單仔細核對,心中明白這些彈藥就是前線將士的救命稻草。“快些,再快些!前線的弟兄們等著呢!”他不斷催促著身邊的工人。
而在日軍指揮部,鬆井石根得知蔣介石通電全國抗戰的消息後,臉色陰沉。他原本以為中國軍隊會在和談的誘惑下有所動搖,沒想到蔣介石竟會如此堅決。“命令部隊,加快進攻節奏,務必在短時間內突破中國軍隊防線!”他對著參謀們吼道。
淞滬前線,孫元良的87師在劉家行嚴陣以待。他們在日軍野戰油庫附近布下的炸藥,是扭轉戰局的關鍵之一。孫元良站在陣地上,看著士兵們緊張有序地布置防線,心中默默祈禱。他知道,這一戰關係重大,不僅關乎上海的得失,更關乎整個國家的命運。
嘉獎令以最快的速度傳達到各戰區。在湖南,薛嶽收到嘉獎令時,正在指揮部隊調動。他看著手中的嘉獎令,眼眶微微泛紅:“委員長沒有忘記我們,將士們,這是榮譽,更是責任!我們要對得起這份嘉獎,給鬼子好看!”士兵們聽著薛嶽的話,士氣大振,高呼著口號,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戰鬥。
在江西,羅卓英看著嘉獎令,對身邊的參謀說:“委員長此舉,是給我們打了一劑強心針。我們要儘快組織兵力,支援淞滬戰場。”參謀點頭稱是,立刻去安排相關事宜。
隨著時間推移,運往淞滬前線的彈藥逐漸抵達。在交接現場,前線士兵們看著一箱箱彈藥,眼中滿是激動。“有了這些彈藥,小鬼子再來,定叫他們有來無回!”一個士兵興奮地說道。
而在南京,蔣介石密切關注著前線動態。他知道,這場戰爭的勝利不會輕易到來,但隻要全國軍民團結一心,就有希望。他再次拿起電話,接通了在上海督戰的顧祝同:“墨三,務必確保彈藥合理分配,讓將士們無後顧之憂,我們一定要堅守住淞滬!”顧祝同在電話那頭堅定回應:“委座放心,我一定不負所托!”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淞滬戰場依舊硝煙彌漫。中國軍隊憑借著頑強的意誌和不斷補充的彈藥,一次次打退日軍進攻。張靈甫在蘊藻浜,率領著所剩不多的士兵,與日軍展開近身肉搏。他身上多處負傷,但仍揮舞著大刀,喊著殺聲。
孫元良的87師也在劉家行與日軍展開激烈交鋒。當日軍油罐車隊進入埋伏圈時,隨著一聲令下,炸藥爆炸,火光衝天。日軍的燃料補給線被切斷,坦克部隊頓時陷入困境。
日軍雖遭受重創,但仍不斷增兵。鬆井石根孤注一擲,企圖憑借兵力和裝備優勢突破中國軍隊防線。而中國軍隊在嘉獎令的鼓舞和彈藥支援下,頑強抵抗,雙方陷入了更加殘酷的拉鋸戰。
在後方,全國民眾也被抗戰的熱情點燃。各地紛紛組織募捐,為前線將士籌集物資。學校裡,學生們省下自己的零花錢;工廠中,工人們加班加點生產;鄉村裡,農民們捐出自己的糧食。這些物資,如同涓涓細流,彙聚成支持抗戰的強大力量。
蔣介石看著各地傳來的支援消息,心中感慨萬千。他知道,這場戰爭,不僅僅是軍隊的戰鬥,更是全民族的抗爭。他再次提筆,準備向全國民眾發出呼籲,號召大家繼續團結一心,共赴國難。而在淞滬前線,將士們在嘉獎令的激勵和民眾的支持下,堅守著每一寸土地,用生命書寫著抗戰的壯麗篇章。
喜歡鋼盔與熱血:德械師抗日風雲請大家收藏:()鋼盔與熱血:德械師抗日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