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彌漫著硝煙與戰火的戰場上,傷痛是如影隨形的惡魔。朱赤和孫浩勇,這兩位鐵骨錚錚的抗日英雄,也未能幸免。他們的受傷與康複,宛如一部悲壯而又激昂的史詩,記錄著戰爭的殘酷與人性的光輝。
那是一場激烈到近乎慘烈的戰鬥,日軍的炮火如暴雨般傾瀉,朱赤和孫浩勇所在的陣地成為了一片火海。朱赤在指揮作戰時,一枚彈片無情地穿透了他的腹部,瞬間,鮮血染紅了他的軍裝。而孫浩勇,為了掩護戰友,腿部被敵人的子彈擊中,劇痛如洶湧的潮水般襲來。
當他們被緊急抬進戰地醫院時,眼前的景象讓人心如刀絞。所謂的醫院,不過是幾頂破舊的帳篷,軍醫們皺著眉頭,看著朱赤和孫浩勇的傷口,滿臉的無奈與沉重。藥品極度短缺,就連最基本的消炎藥都成了稀缺品。但戰友們沒有絲毫的猶豫與退縮,他們自發地行動起來。
一部分人冒著生命危險,深入後方,四處搜尋消炎藥。他們在殘垣斷壁中穿梭,與死神賽跑,隻為能給朱赤和孫浩勇帶回一絲生的希望。另一部分人,則在附近的老鄉家,苦苦探尋土方草藥。他們挨家挨戶地詢問,用真誠與執著打動著每一位老鄉。
手術開始了,沒有麻藥,孫浩勇的身體因劇痛而劇烈顫抖,豆大的汗珠從他的額頭滾落。但他緊咬著牙關,嘴唇都被咬出了血,卻始終沒有發出一聲慘叫。他的眼神中,透著堅毅與不屈,仿佛在向這殘酷的戰爭宣告,他絕不低頭。而朱赤,在昏迷中還在念叨著戰鬥部署,“堅守陣地……不能讓鬼子突破……”那微弱卻堅定的聲音,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為之動容。
在戰友們日夜悉心的照料下,朱赤和孫浩勇的傷勢逐漸有了好轉的跡象。但這場傷痛,給他們帶來的不僅僅是身體上的折磨,更是心靈上的洗禮。
一個寧靜的深夜,月光如霜,灑在戰地醫院的帳篷上。朱赤和孫浩勇相對而坐,進行了一場促膝長談。
朱赤望著那戰火紛飛的天空,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當我受傷的那一刻,望著漫天的炮火,我真的感受到了死亡的陰影。但在那恐懼的背後,更多的是對未竟抗戰事業的不甘。我想著,還有那麼多的鬼子沒有趕走,還有那麼多的同胞在受苦,我不能就這麼倒下。”
孫浩勇微微點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團座,這次受傷,讓我徹底明白了生命的脆弱。一顆子彈,一片彈片,就能輕易地奪走一個人的生命。但也正因如此,我更加堅定了殺光鬼子的決心。隻有把他們趕出中國,我們才能真正地迎來和平,才能讓更多的生命不再受到威脅。”
他們的話語,如同一把把重錘,狠狠地敲擊著彼此的內心。這場傷痛,讓他們在戰爭的磨礪中更加成熟和堅毅。他們深知,自己不再是從前那個隻知道衝鋒陷陣的戰士,而是肩負著更多責任與使命的抗日脊梁。
隨著傷勢的逐漸康複,上級考慮到他們的身體狀況,本打算安排朱赤和孫浩勇去相對安全的後方擔任參謀工作。然而,這兩位一心報國的勇士,卻毅然決然地拒絕了。
朱赤的眼神中透著堅定與執著,他對上級說道:“我熟悉這裡的每一寸土地,熟悉日軍的作戰風格。在前線,我能發揮更大的作用。我的傷已經好得差不多了,我要回到戰場上,和兄弟們一起並肩作戰。”孫浩勇也在一旁堅定地附和:“我這條命是戰友們從鬼門關拉回來的,我要用它去殺更多的鬼子,為死去的同胞報仇。後方雖然安全,但這裡才是我該待的地方。”
上級被他們的決心所打動,最終同意了他們的請求。於是,朱赤和孫浩勇迎來了一項特殊的任務——深入日軍後方,偵查新的兵力部署。
這項任務充滿了未知與危險,他們的傷勢畢竟還沒有完全痊愈,在日軍後方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但他們沒有絲毫的畏懼,毅然決然地踏上了征程。
他們喬裝打扮,混入日軍後方的城鎮。每一步都小心翼翼,每一個眼神都暗藏警惕。他們穿梭在大街小巷,觀察著日軍的一舉一動,尋找著兵力部署的蛛絲馬跡。
期間,他們多次險些暴露,有一次,一個日軍哨兵對他們產生了懷疑,朝著他們慢慢走來。朱赤和孫浩勇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但他們強裝鎮定,用巧妙的偽裝和機智的應對,成功地打消了哨兵的疑慮。
就這樣,他們在日軍後方曆經千難萬險,終於獲取了重要的兵力部署情報。而這份情報,也將為我軍接下來的作戰計劃提供關鍵的依據,一場新的戰鬥,即將在這情報的助力下,拉開帷幕……
ps:這裡是說明朱赤還是在團座情況下,受傷和複原的過程中,這裡還在打淞滬期間。時間線還沒有到其他戰役。希望讀者理解
喜歡鋼盔與熱血:德械師抗日風雲請大家收藏:()鋼盔與熱血:德械師抗日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