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應欽從淞滬前線返回南京,向蔣介石詳細彙報所見所聞後,蔣介石眉頭緊鎖,陷入了更深的沉思。陳誠的觀點與判斷,如同一團迷霧,讓他一時難以看清前路。
究竟是按照原計劃調兵增援淞滬,還是重新權衡戰略布局?每一個決定,都沉甸甸地壓在他心頭,關乎著國家命運與無數將士的生死。
此時,在淞滬前線的指揮所裡,陳誠也在焦急地等待著南京方麵的決策。
他在昏暗的燈光下,再次仔細研究淞滬停戰協議。
泛黃的紙張上,那些條款被他反複琢磨,每一個字都仿佛承載著重大意義。隨著分析的深入,他愈發堅信日軍在當前局勢下難以大規模發動新的攻勢。窗外,槍炮聲雖已稀疏,但偶爾傳來的悶響,還是讓空氣都彌漫著緊張的氣息。
與此同時,忻口會戰的消息不斷從前線傳來。
日軍在忻口地區的進攻異常猛烈,炮火如雨點般傾瀉在我軍陣地上,我軍防線承受著巨大壓力。
陳誠意識到,相較於看似暫時穩定的淞滬戰場,忻口地區的戰略地位同樣關鍵,且目前局勢更為危急。忻口若失,日軍便可長驅直入,華北乃至中原地區都將陷入危機。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陳誠決定再次向蔣介石建言。
他迅速提筆寫信,字跡工整而有力,言辭懇切:“委座,淞滬停戰協議的存在,使得日軍在淞滬的行動多有掣肘。如今看來,他們難有足夠力量發動大規模進攻。反觀忻口會戰,日軍攻勢淩厲,我軍急需支援。我們不如將精力放在忻口會戰,集中優勢兵力,全力抗擊日軍,扭轉華北戰局。
如此,既能避免在淞滬做不必要的兵力消耗,又能穩固華北防線,保衛中原腹地。”寫完後,他仔細檢查了一遍,才鄭重地封好信件,命人火速送往南京。
信件送出後,陳誠並未坐等回複。他深知,在決策未明之前,淞滬防線仍需穩固。他在淞滬前線進一步整合現有兵力,加強防禦工事的建設。他親自到各個陣地巡查,每一步都走得沉穩而堅定。看著士兵們疲憊卻堅毅的麵容,他心中滿是感動與心疼。
“兄弟們,咱們堅守在此,是為了身後的萬千同胞。”
陳誠站在一處高地上,對著身邊的士兵們大聲說道,“無論局勢如何變化,我們都要守住陣地,讓小鬼子知道咱們中國軍人的厲害!”士兵們聽著陳誠的話語,眼中燃起堅定的光芒,紛紛回應:“一定堅守到底!”那整齊而洪亮的聲音,回蕩在陣地上空,仿佛是對日軍的宣戰。
在離淞滬不遠的城鎮中,民眾自發組織的支援活動也在持續進行。
學生們走上街頭,高舉著“抗日救國”的標語,進行抗日宣傳。
他們用激昂的聲音,號召大家捐款捐物,支援前線。年輕的臉龐上,滿是對國家的熱愛與對侵略者的憤怒。婦女們則日夜趕工,在昏暗的燈光下,為前線將士縫製棉衣、製作乾糧。她們的手指被針線紮破,鮮血滴在布料上,但沒有一個人喊疼,心中隻有對將士們的牽掛。一位年邁的老奶奶,顫顫巍巍地拿著自己積攢多年的銀元,交到募捐處:“孩子們在前線打仗,這是我的一點心意,希望能幫上忙。”
而在南京,蔣介石收到陳誠的信件後,並沒有立刻做出決定。他將信件放在桌上,又把之前關於淞滬和忻口的戰報、軍事分析等文件都攤開,一一對照查看。他時而皺眉沉思,時而在地圖上比劃著,試圖找到一個萬全之策。
何應欽得知陳誠再次建言後,也來到蔣介石書房。“委座,陳誠此舉雖有他的道理,但淞滬防線若不增援,一旦有失,南京便危在旦夕。”何應欽語氣中滿是憂慮,“而忻口會戰,我們固然要重視,但也不能顧此失彼。”
蔣介石微微點頭,目光仍停留在地圖上:“敬之,我明白你的擔憂。隻是如今局勢複雜,我們不能隻看眼前。淞滬停戰協議若真能限製日軍行動,那我們在淞滬的兵力部署或許可以調整。但忻口會戰的危急情況,也容不得我們忽視。”
兩人正說著,布雷走進來,彙報了最新收集到的日軍在華北和淞滬地區的兵力調動情況。蔣介石接過情報,仔細研讀。日軍在華北有明顯增兵跡象,而在淞滬,雖有小動作,但並未大規模增兵。這讓蔣介石心中更加糾結,決策也變得愈發艱難。
此時,在忻口前線,戰鬥進入了白熱化階段。日軍的坦克、飛機不斷向我軍陣地發起攻擊,我軍將士們在槍林彈雨中頑強抵抗。許多戰士倒下了,但又有更多的戰士衝上去,填補防線的缺口。指揮官們嗓子都喊啞了,仍在鼓舞著士兵們奮勇殺敵。
在這樣的局勢下,蔣介石終於做出了決定。
他再次召集軍事會議,將領們齊聚一堂,氣氛凝重。蔣介石緩緩開口:“諸位,經過深思熟慮,我認為陳誠的提議有可取之處。我們將部分原本準備增援淞滬的兵力調往忻口,加強忻口會戰的力量。但淞滬防線也不能放鬆,要繼續利用現有兵力和地形優勢,做好防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何應欽雖仍有疑慮,但也明白在當前局勢下,這或許是相對平衡的決策,便點頭表示服從。會議結束後,調兵命令迅速下達。部隊開始秘密調動,朝著忻口方向進發。
在淞滬前線,陳誠收到命令後,心中五味雜陳。他明白這一決策的艱難,也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並未減輕。他一方麵組織部隊交接防務,將部分兵力安全撤出準備調往忻口;另一方麵,對留下的部隊進行重新部署,確保淞滬防線的穩定。
而在忻口,將士們得知有援兵即將到來,士氣大振。他們在陣地上高呼:“堅決守住忻口,不讓鬼子前進一步!”那激昂的口號聲,在山穀間久久回蕩。
日軍指揮官發現我軍兵力調動後,也開始調整戰略。他們試圖加快在忻口的進攻節奏,趕在我軍援兵到達前突破防線。於是,新一輪的激烈戰鬥打響了。槍炮聲震耳欲聾,硝煙彌漫在整個戰場,遮天蔽日。
陳誠在淞滬密切關注著忻口會戰的進展,他的心也隨著戰報的傳來而起伏。他知道,這一戰,將是一場艱苦卓絕的較量,但他堅信,隻要中國軍人團結一心,定能抵禦住日軍的進攻,為抗戰迎來新的轉機。而在南京,蔣介石也在時刻關注著兩個戰場的動態,他的目光中滿是焦慮與期待,期待著勝利的曙光能早日照亮這片飽受戰火摧殘的土地。
喜歡鋼盔與熱血:德械師抗日風雲請大家收藏:()鋼盔與熱血:德械師抗日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