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餘波與新的契機
中英聯軍成功擊退日軍海上進攻後,淞滬地區暫時恢複了平靜。
但張淦深知,日軍不會善罷甘休,加強防禦力量刻不容緩。
此時,一位名叫亨利的英國軍事顧問進入了他的視野。
亨利在歐洲戰場積累了豐富的作戰和訓練經驗,對現代戰爭的戰術與裝備運用頗有見解。
他聽聞172師在戰鬥中的英勇表現,又了解到中國軍隊在後續防禦上的需求,便主動向英國軍方提出,希望能幫助訓練中國的11師和172師,提升其作戰能力。
亨利抵達172師駐地時,受到了張淦和將士們的熱烈歡迎。
張淦帶著亨利參觀營地,一邊走一邊介紹部隊的情況:“亨利先生,我們172師的將士們都有著頑強的戰鬥意誌,隻是在裝備和戰術運用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亨利點點頭,目光讚許地看著正在操練的士兵:“張將軍,貴軍的英勇在之前的戰鬥中已充分展現,接下來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麵入手進行訓練。”
在會議室裡,張淦與亨利深入交流。亨利提出:“首先是武器使用和保養,先進的武器若不能正確使用和維護,就無法發揮最大效能。其次是戰術協同,在戰場上各兵種之間緊密配合才能克敵製勝。最後是士兵體能與意誌力的強化,這是持續作戰的基礎。”
張淦認真傾聽,不時點頭:“亨利先生所言極是,我們的士兵大多來自不同地方,之前訓練水平參差不齊,正需要係統且科學的訓練。”
為了讓訓練順利開展,張淦開始組織人員進行籌備工作。他安排參謀人員統計現有武器裝備數量、型號,列出需要補充和維修的清單。同時,與後勤部門協調,確保訓練期間物資供應充足。
在與11師師長溝通聯合訓練事宜時,張淦說道:“此次亨利先生來幫助訓練,是個難得的機會。我們兩個師可以相互學習,取長補短。”11師師長表示讚同:“是啊,張師長,咱們攜手讓部隊戰鬥力再上一個台階,也好應對日軍後續可能的進攻。”
亨利也沒閒著,他與英國國內聯係,申請調撥一些訓練所需的器材和物資,還挑選了幾名經驗豐富的英國教官,準備一同參與訓練工作。
訓練正式開始的那天,11師和172師的士兵們整齊列隊,眼神中滿是期待與堅毅。亨利站在隊伍前,大聲說道:“士兵們,接下來的日子,我們一起努力,讓你們成為更強大的戰士!”
在武器使用訓練環節,英國教官們耐心地教導士兵如何精準操作各類槍械,以及日常保養的要點。一開始,部分士兵對英式武器的操作方式不太習慣,比如槍支的拆卸和組裝步驟與他們以往接觸的不同。但在教官們一遍遍示範和指導下,士兵們逐漸掌握了要領。
戰術協同訓練則更具挑戰性。中英雙方語言交流存在一定障礙,為了讓指令清晰傳達,亨利安排了翻譯人員,同時製作了大量簡單易懂的手勢和圖示。在一次模擬戰鬥演練中,步兵與炮兵的配合出現失誤,導致“進攻”受阻。亨利立刻叫停,親自講解兩個兵種在不同戰鬥場景下的配合要點,經過多次反複練習,士兵們的協同能力有了明顯提升。
訓練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天氣是第一個難題,淞滬地區氣候多變,時而暴雨傾盆,時而烈日炎炎。
在雨天,泥濘的場地影響了士兵們的行進速度和武器操作穩定性;而在烈日下,長時間高強度訓練又容易導致士兵中暑。張淦和亨利商議後,調整訓練時間,雨天著重進行室內理論教學,如戰術地圖解讀、武器原理剖析等;烈日時則在早晚較為涼爽的時段進行戶外訓練,同時準備了充足的防暑藥品和飲用水。
另一個問題是部分士兵對新訓練方式的抵觸情緒。
一些老兵覺得自己實戰經驗豐富,對英國教官的訓練方法不太認可。
趙國所在的連隊就有這樣的情況,一名老兵私下抱怨:“咱們之前也打了不少勝仗,還需要聽他們外國人的?”趙國耐心勸解:“叔,時代在變,日軍的戰術和裝備也在更新,多學些新東西沒壞處,能讓咱們在戰場上更有把握。”張淦和亨利也深入各連隊,與士兵談心,強調訓練對保衛國家、保護家人的重要性,逐漸化解了大家的抵觸心理。
隨著訓練的持續推進,成效開始顯現。在一次實彈射擊考核中,士兵們的命中率大幅提高。
以往射擊成績平平的戰士小趙,這次打出了優秀的成績,他興奮地說:“按照英國教官教的方法,調整呼吸和瞄準姿勢,真的準多了!”
在戰術演練場上,各兵種之間的配合愈發默契。步兵進攻時,炮兵能及時提供準確的火力支援;遇到敵方堅固工事,工兵迅速出動進行爆破作業。看著士兵們的精彩表現,張淦和亨利相視而笑,心中滿是欣慰。
訓練仍在繼續,11師和172師的將士們每天都在進步。
張淦知道,經過這段時間的訓練,部隊的戰鬥力將得到質的飛躍。他望著訓練場上生龍活虎的士兵們,心中充滿信心:“有了這樣一支訓練有素的隊伍,不管日軍何時再來進犯,我們都有足夠的能力固守淞滬防線,保衛這片土地和人民!”而亨利也期待著,看到這些中國士兵在未來的戰鬥中大放異彩,為抗擊侵略書寫新的輝煌篇章。
喜歡鋼盔與熱血:德械師抗日風雲請大家收藏:()鋼盔與熱血:德械師抗日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