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時馬謖說道。
“丞相,關中戰亂方定。”
“我們還要靠那些官吏豪族安定各方。”
“再說,我軍初到關中也離不開他們的支持。”
“這整肅吏治、抑製豪強兼並土地也不一時半會就能有效之事。”
“現在不宜得罪他們。”
“我們是不是……先緩一緩再行此事,等以後安定了,再慢慢做。”
諸葛亮搖搖頭。
“戰時更要行霹靂手段。”
“這些人我了解,你讓一步他們就敢再進兩步。”
“百姓家底太薄,大部分都在生存邊緣掙紮,經不起我們再向後延緩慢慢做!”
“今日就向關中各地下達戰時軍令!”
“對於那些還不收斂的不法之徒將給予降職、革職處罰,情節嚴重者也包括斬首家人流放。”
諸葛亮搖著羽扇狠狠說道。
“不能安定一方百姓,那得不得罪這些官吏也就不重要了。”
“屬下明白!”
諸葛亮對著皇座之上的劉禪一拱手說道。
“陛下,還有一件最重要之事。”
“相父請說!”
“遷都!”
“遷都?”
劉禪心中一驚。
這一點他倒是沒想過。
“是遷都!”
“關中是高祖定都興漢之所在,長安也為大漢舊都。”
“我軍現已拿下關中,陛下就應第一時間遷都長安以表興漢決心,以定天下大計!”
這時一旁的李嚴也有些猶豫的說道。
“丞相,我軍剛剛奪下關中局勢不穩。”
“是不是先等一等。”
其實李嚴也知道遷都之事必須要做。
可遷都是大事,現在戰事剛過一旦有變不可預料。
諸葛亮對著李嚴說道。
“尚書令所慮我明白!”
“可就是因這樣我們則要現在就行遷都之事。”
“其一。”
“我大軍剛剛奪下關中,關中民心不歸就是因為百姓不知漢軍能否守住關中。”
“民心不安、則人心不歸!”
“隻要陛下下令遷都關中,百姓就看了我漢軍守衛關中的決心,如此人心可快速歸漢!”
“其二。”
“我國都城遠在成都。”
“守衛蜀地以成都為都城尚可。”
“可成都遠在千裡之外的後方,關中則會是以後對抗魏軍之前沿。”
“到時長安情報、軍情往返於後方耗時耗力,還無法及時傳達!”
“其三。”
“地利原因。”
“蜀地西有高原、東有巫峽、大巴山脈、南有原始叢林,北有八百裡秦嶺。”
“蜀地物產豐富,為天府之國,可為兵源之地、後方糧倉!”
“四方險固封閉,實為天然後援之地。”
“可也正因如此。”
“敵軍進攻我方有險可守,可要出川進取我方也要翻越層層山脈。”
“國都定在蜀中守成有餘、而進攻不足。”
“現在陛下應遷都於長安以表抗魏之決心。”
“到時指揮對魏作戰大為有利。”
“而蜀地則為後方之援,我軍從此就有了與魏軍一較高下重塑大漢之實力!”
劉禪說道。
“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