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起長安定為新都,成都定為我大漢南都!”
諸葛亮拱手說道。
“陛下,現在關中之地,張苞為主將、關興副之,鄧芝為軍師,大軍屯兵五萬守衛潼關防備曹真、郭淮。”
“魏延、馬岱所部三萬兵馬鎮守武關以防荊州司馬懿!”
“臣不日親領三萬兵馬進取西涼!”
“這守衛長安之事,就要陛下一肩擔起才行。”
“李嚴呢,李嚴就不能帶兵進攻西涼嗎?”
本來劉禪從漢中子午穀進兵以來一直到攻占長安之後,就沒怎麼休息過。
隨後看著大軍攻占潼關,相父也回到長安。
劉禪心想,這下自己總能好好休息一下。
劉禪計劃挺好。
到時李嚴領兵攻西涼、相父鎮守關中防備各方,而他則帶領張星彩、曹綾、華妃等將死守皇宮。
如此天下可安!
可劉禪昨日大婚,這剛享受沒兩日相父就要離他而去。
如何能接受!
聽到劉禪如此問李嚴出列拱手說道。
“陛下,現在我大軍與曹魏和談之事恐怕已經傳開。”
“相必不日東吳就能得到消息。”
“到時吳軍對對方是個什麼態度不得而知。”
“我們不能不防!”
“昨日婚宴之上丞相與臣商議我們兩人,必要有一人返回蜀地鎮守我軍後方才行。”
“要不然,剛得關中再失蜀地得不償失矣!”
李嚴停了一下看著劉禪接著說道。
“陛下,關中離不開丞相,隻有臣回蜀地。”
“南中雖也與吳地接壤,可南中與荊南之間有原始叢林山脈阻擋,多處無路可尋。”
“再加上現在南中,不管是南王孟獲還是我大漢所封各地都護蠻將都心向大漢。”
“丞相與臣下商議過,吳軍從南中進兵不太可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吳軍要生事,必走永安三峽口或從水路進軍江州!”
“永安都督,陳到老將軍年事已高,臣去永安接替陳老將軍協防永安、江州二地入川要道。”
“以防吳軍進兵。”
劉禪說道。
“吳軍與我軍怎麼說也是同盟。”
“當年為了北伐我們放著為先帝、二叔三叔報仇之事一算,而與他們再次結為同盟。”
“難道他就以我軍與魏軍和親談和,他們就要與我大漢反目成仇不成?”
諸葛亮說道。
“陛下,不要高看了孫權的底線!”
“當年呂蒙趁二將軍進兵北上之際不也是選擇背後下手嗎。”
“那一戰讓我大漢失去了東進伐魏的橋頭堡!”
“以至於我們不得不翻越這八百裡秦嶺進攻隴右之地。”
“這次要不是陛下事先把二十萬擔糧草屯於斜穀一帶省了我大軍千裡轉運之苦,想要如此之快拿下關中。”
“此事還未可知。”
劉禪一笑說道。
“恐怕不單單是糧草轉運之事。”
“相父要是沒猜到朕也在長安,你恐怕也不會放任身後兩支敵軍不管,大軍主力向關中猛攻。”
看著諸葛亮沒有說話。
一旁的李嚴卻是笑著說道。
“陛下,外人都說丞相做事謹慎、事無巨細。”
“可以臣對丞相之了解,我蜀地家底太薄他是不能弄險,而非不敢。”
“不過此次丞相聽說陛下帶魏延攻下長安。”
“隨之一改步步為營之作戰風格。”
“街亭五道總口以王平拖住敵西涼兵馬、以主力於臨渭城防線擊敗夏侯楙主力大軍、火燒陳倉要塞。”
“接連幾次的反其道而行之,也是讓所有對手都沒有想到。”
“想來這也是收到奇效!”
喜歡三國劉禪為相父加壽自己卻想躺平請大家收藏:()三國劉禪為相父加壽自己卻想躺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