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陛下準臣出使東吳。”
“臣定把此事查清楚,再勸說孫權收兵西指巴蜀。”
“到時。”
“就算孫權不真與偽漢開戰。”
“可他的大軍向著三峽口開進,現在諸葛亮把主力大軍都調到了關中一帶,蜀地、永安江州一帶兵力空虛,經不住東吳大軍壓境。”
“到時關中的諸葛亮也不會不在意東吳這一舉動。”
“到時偽漢必會把手上有限的兵源、軍需重新分配。”
“那樣!”
“我大軍就有了於北線突破的戰機。”
正在司馬懿說話之時。
這時文官之中一個大臣馬上出列打斷司馬懿說道。
“司馬都督說的很是輕鬆。”
“可當年與先帝之時你就曾對偽漢進行過五路伐蜀之計,說的也是能一舉滅掉偽漢。”
“可結果呢,最後如何。”
“五路大軍沒有一路成功。”
“全部被諸葛亮輕鬆化解。”
“最後全部都是空耗錢糧不說還讓孫權之輩得了一個吳王頭銜。”
“現在又說與吳結盟。”
“那孫權必會以為我大魏怕了他們。”
“到時要是再來個獅子大張口,向我們要錢要糧要官,我們要如何做。”
這時另一個大臣夏侯獻也出列說道。
“就是!”
“上次仲達你出使吳國,我大魏就封了孫權為吳王。”
“如此以來這次孫權再要其他,我大魏可是對其封無可封。”
“哼……!”
這時又一大臣出列對司馬懿哼了一聲,說道。
“接下來總不能把孫權封為帝王吧。”
“中領軍、各同僚說笑了。”
司馬懿笑著看了夏侯獻一眼,對著曹睿一拱手再次說道。
“這天隻有一個共主那就是我大魏皇帝,其他皆是亂政。”
“我們與東吳聯合也隻是在利用他們。”
“此一時彼一時!”
“臣雖不才比不得戰國和縱之蘇秦,可也會為大魏儘心儘力、鞠躬儘瘁。”
“為臣者當以國家江山社稷為重,不能隻是一味逞強。”
“現在敵軍暫時勢大,我方必要以和縱之術儘可能利用外力以拖垮諸葛亮為上。”
“大軍軍備未成,戰力未達強悍。”
“一味硬拚,家業雖大可也總有用光之時。”
司馬懿說完看了曹睿一眼,就再也不說話。
而司馬懿此舉卻遭到了朝中以夏侯獻為首的許多大臣反對。
反對的理由也隻有一個。
那就是司馬懿此一去必會長東吳誌氣、滅大魏之威。
而且在他們看來東吳首鼠兩端,到時拿了好處再反攻他們也不是不可能。
不值得信任。
眾人於朝堂之中再次開始激烈的爭論。
有支持司馬懿者,可更多的卻是反對者。
其中以夏侯獻這些宗親勢力為主。
曹睿看向眾人吵成一團。
為此還有人想要大打出手要揍司馬懿。
“夠了!”
“此事再議,散朝!”
曹睿說著一甩袖下朝而去。
可就在曹睿剛剛離開前殿之時。
對著身邊內侍說道。
“密傳司馬懿、曹真、滿寵、吳質、夏侯玄、夏侯霸、毋丘儉來見朕。”
內侍會意快步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