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睿笑而不答。
隻是看著司馬懿說道。
“仲達你也是久知兵事之人,現在張合已帶十萬河北軍與大將軍曹真至弘農、函穀關一線會合。”
“現在大將軍手上已有了近十五萬兵馬。”
“朕想聽一聽你對以後關中用兵之事有什麼建議。”
司馬懿一拱手說道。
“陛下已有定策,老臣執行就是!”
曹睿一擺手。
“朕有定策是朕的事,現在朕想聽愛卿你說說!”
“那臣大膽一說。”
司馬懿想了一下說道。
“現在諸葛亮占據關中、西涼、再加巴蜀與漢中之地。”
“先秦東出奪取天下之勢,已成!”
“不可小看!”
“現在我大魏與偽漢之間各有所長。”
“我大魏現在占據幽、並、冀、兗、青、豫、徐和荊州北部、揚州部分土地!”
“其人口仍是比偽漢、東吳之和要多!”
“如拚人力、財力我們南守而北攻!”
“南方以大司馬曹休為主的六萬兵馬防守合肥擋住孫權。”
“而北方側以重兵壓境步步為營之策蠶食關中,不給諸葛亮各個擊破的機會。”
“到時諸葛亮的力量會被我方慢慢削弱。”
“直到把其趕出關中。”
“而隻有一點最是難辦!”
“那就是關中四麵不是群山環抱就是大河所阻。”
“大軍想入關中就隻能是攻占潼關、武關兩個關口。”
“而後大軍才有用武之地。”
“所以臣建議,到時我軍以一路主力為實、隱蔽進發、另一路偏軍佯裝主力大軍,大張旗鼓吸引對方。”
“兩路一虛一實進攻武關、潼關,讓諸葛亮摸不清我方用兵方向,之後方可奪取關中!”
曹睿點頭有些意味的問道。
“仲達以為這兩路大軍哪一路為實、哪一路為虛!”
“真正的主力要從哪個方向進兵?”
司馬懿一拱手說道。
“之前大將軍曹真在趁諸葛亮剛剛得到潼關立足未穩之時,就想越過風陵渡偷襲潼關之側。”
“可惜沒有成功!”
“現在潼關已被諸葛亮打造的固若金湯,側翼防守已無機會可趁!”
“再是硬攻,不付出巨大傷亡是攻不破潼關的。”
“而現在,潼關距洛陽是最近的進攻路線,所有人都以為我大魏下次的主攻方向一定是奪回潼關!”
“漢軍也會在潼關布下重兵!”
“與其這樣我們就反著來。”
“到時以一支兵馬為偏軍大張旗鼓向潼關進軍,數萬兵馬佯裝二十萬大軍不是難事。”
“而後由一大將領主力兵馬秘密向武關運動,而後突然發動進攻!”
“一戰武關可得!”
“奪取武關之後!”
“大軍立馬北上,一路攻占商於、上洛,而後兵臨長安城下。”
“隻要大軍攻到長安城下!”
“整關中之地就會被我大魏兵馬一分為二,到時分而殲之!”
曹睿連連點頭。
“好計策!”
“都說仲達用兵老道,今日一聽果然厲害!”
司馬懿拱手說道。
“這隻是臣下的建議,有不足之處還請陛下指正!”
曹睿沒有回答。
隻是起身伸了伸手說道。
“好了,今日就到此!”
“仲達你剛從合肥回來,還未回家吧,先回去看看家裡!”
“你這次立了功,幾日之後朕會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