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看向劉禪。
“陛下,加上我們全部補充上來的輔兵來算,我整支大軍兵馬不足八萬人,你覺得現在我們進攻洛陽有多大勝算。”
劉禪不語。
諸葛亮接著說道。
“而且洛陽為曹魏都城,糧草軍械足可支應魏軍一年以上,曹睿又不是無能君主我軍猛攻他必會死戰,到時我大軍就會與魏軍對耗於洛陽城下。”
“對耗就對耗,我大漢兵馬還怕他們一些敗兵不成。”
自從諸葛亮帶劉禪反攻打敗魏軍幾十萬兵馬之後,劉禪心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在他麵前已不把魏軍放在眼中。
直接說出了上麵一句話。
“再說我大軍作戰如此長的時間軍餉、糧草也是耗費甚巨,我們不打洛陽撈回點成本,以後的日子也不好過,回關中拿什麼搞建設。”
劉禪說著低聲對諸葛亮說道。
“再說,相父我聽說那曹睿的後宮之中可是藏著不少奇珍異寶,聽說弄幾樣出來就能給一個營有弟兄們發三個月的軍餉。”
“相父你就不想去看看都是什麼寶物,去看看能換多少戰甲、兵器。”
隨之劉禪還遞上一個你懂的的眼神。
諸葛亮把這些收入眼底,心說這陛下出發點是好的,可怎麼就是聽起來怪怪的,這真是衝著魏宮之中那些珍寶給將士發餉去的?
有必要提醒一下,讓他冷靜冷靜。
隨之對劉禪說道。
“正此大勝之時陛下心中自信也是正常。”
“可一個君主過於自信隻謀眼前之利、而不看長遠打算,恐怕就離接下來的敗局不遠了。”
“陛下一直隨老臣於潼關作戰,誰會想到兩日之前曹真還帶幾十萬大軍猛攻潼關,我漢軍命運還在生死難料之間,魏帝曹睿怎麼也想不到隻是兩日時間我就再次反攻奪下了洛陽的門戶函穀關。”
“想贏一次不難,可要想次次贏下去那就要於絕望之中不失勇氣、於大勝之下不失理性。”
“陛下……!”
諸葛亮對著劉禪一拱手。
“這是一代明主所存有的基本品德,您要慎記!”
“現在曹真雖死,可洛陽城內未亂,曹睿手下三萬虎賁與數千禁衛軍仍存有強大戰力,張合等魏軍數員大將到現在乃未捉到,想是帶著殘部撤回了洛陽。”
劉禪這才慢慢說道。
“相父是擔心這些人會死守洛陽,以洛陽的高城深池大量消耗我軍兵馬,讓本就兵力不多的我軍受到重創。”
諸葛亮說道。
“這些還不是最關鍵所在。”
“要隻是這些,我軍倒可一試奪下洛陽,可陛下你忘記了最重要的一個人。”
“誰……?”
劉禪心說曹真戰死、張合逃亡這魏軍之中能頂大梁的也就這兩人,還能有誰?
“司馬懿!”
諸葛亮說出一個人名。
劉禪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這老兒不是剛在武關吃了敗仗撤回荊州了嗎?”
諸葛亮沒有說話隻是看著劉禪。
劉禪被相父盯的心裡發毛!
“相父你的意思,曹睿會調司馬懿的荊州軍來支援洛陽?”
“嚶嚶……!”
“這不可能吧,司馬懿什麼樣的人曹睿能不知道,那荊州軍現在都快成了司馬懿的私兵,連這次進攻關中的大戰司馬懿都敢消極怠工,他曹睿還敢調司馬懿來援洛陽,他的皇位還要不要了。”
諸葛亮說道。
“此一時、彼一時!”
“司馬懿沒有爭得此次進攻的帶兵之權,心中本就不滿。”
“陛下以經商錢財為誘與荊州軍通商讓正在缺錢、缺糧的司馬懿大軍晚了整整一個月才北上進攻武關,大大緩解了我軍的防守壓力,這一招棋走的極好。”